最近選了一位英國文學家Saki(沙奇)的繪本故事給兒子聽。
書名:說故事的人
想分享這本故事書,是因為這故事敢與眾不同,究竟「兒童喜歡聽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父母的我們,有真正思考過嗎?這篇故事念完,引發我很深的感觸,也充滿了心理與哲學意涵,於是就提筆寫下。
其次,此故事架構是發生在搭交通工具中,以「有小孩vs沒小孩」的「嬸嬸」與「單身漢」不同的角色位置,去描述彼此之間的內心小劇場,讓我感到親切與莞爾。我相信這場景對搭過交通工具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因為我們都扮演過,有小孩與沒有小孩的人。
故事內容如下:
『火車某一節車廂內,嬸嬸帶著二女一男小孩去玩,同車箱內還有一個單身男子。
故事開始用單身男子的視角:他在車廂一直皺著眉頭,因為女人說話開頭就是「不要…………」;小孩子們說話開頭就是「為什 麽……?」
嬸嬸又開始叫弟弟:不要在拍椅子了,椅子灰塵都飛出來!而妹妹一個人自己反覆唱兒歌。嬸嬸為了轉移小孩們注意力,說到: 你們看窗外有羊欸~
姐姐說:為什麼羊要被趕到那片草地?這片不好吃嗎?
嬸嬸回答:那片草比較好吃吧!
弟弟問:為什麼?都長得一樣阿?
再一連串為什麼後!嬸嬸招架不住,又想轉移話題,跟小孩們說:那邊也有牛欸!
小孩子們不搭理,繼續問為什麼羊要吃另一片草地?
單身男子皺起眉頭,嬸嬸心理暗暗嘀咕,他一定是沒愛心與同情心的人。
於是,跟小孩們說:來聽我說故事。
這時換小孩們顯現不情願的表情。單身男子心想,這個女人說故事技巧一定不高明。
這又是一個嬸嬸轉移孩子注意力的辦法。「從前從前,有一個品行良好的女孩,大家都想跟她做朋友。有一次她被一頭瘋狂的公 牛攻擊,很多喜歡她的人都趕緊跑來救她……」
姐姐打斷故事:「如果她品行不好,這些人還會不會救她?」這也是單身漢想問的問題。
嬸嬸嘴硬的說:「會的,如果他們不這麼愛她,就不會跑那麼快的去救她。」
姐姐說:「這是我聽過最糟的故事。」
弟弟也表示「太沒意思了!」而那個較小的妹妹從頭到尾一直在唱著她喜歡的歌,根本沒在聽故事。
單身男子開口了:「身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妳好像不太成功。」
嬸嬸有些惱羞成怒說:「要講讓小孩能懂且喜歡的故事很難的。你說說看。」
於是,單身漢開始說一個名叫貝莎女孩的故事:
「貝莎很誠實、很熱心、愛乾淨,而且很愛唸書,為人特別的好,所以她得到了三面獎牌,包括孝順獎、守 時獎和善行獎,她把獎牌都別在衣服上,走路的時候碰得叮噹響。在城裡沒有其他孩子能得到三面獎牌。
「因為她這麼的棒,王子特別准許她到城外的專屬花園遊玩,這對貝莎而言是莫大的光榮。」
這時弟弟好奇的問:「花園裡有沒羊?」
單身漢回答:「花園裡沒有羊,因為王子的媽媽曾經夢見她兒子不是被羊咬死,就是被鐘砸死,所以花園裡 沒有羊也沒有掛鐘。但是,花園裡有各式各樣的小豬跑來跑去。
「花園裡為什麼沒有花?」
「因為小豬把花兒全部吃光了。貝莎快樂的散步,心裡想著:如果不是我特別好,就不會被准許進來這座美麗的花園。她衣服上 的獎牌互相碰撞得叮噹作響。
「就在這時候,一隻全身灰色、伸出黑色舌頭、眼露出凶光的大野狼偷偷溜進花園,貝莎拚命的逃跑,開始希望當初沒有被准許進 花園就好了。」
她跳進樹叢裡躲,灌木樹叢氣味讓野狼聞不出貝莎的氣味,但是近在眼前的野狼還是讓貝莎嚇得直打哆嗦,胸前的三個獎牌也碰 得叮噹響。
「狼剛要走開,聽見聲音,立刻衝進樹叢,一口氣把貝莎吃掉,只剩下她的鞋子、破碎的衣服和三個獎牌。」
聽完故事,三個孩子們一致肯定這是一個好聽的故事。
唯有嬸嬸表達反對:「這是講給孩子聽的最不適當的故事,你為多年良好教育的成果埋下了炸彈。」
單身男人說:「無論如何,我已經讓他們安靜了十分鐘,那是妳辦不到的。」
隨後他走下火車,自言自語:「接下來的六個月,這些孩子都會公共場所要求她講『不適當』的故事給他們聽。」
兒子讀後心得:
首先兒子看到繪本書上嬸嬸的嘴角下垂,就問我說:為什麼嬸嬸心情不好?
再次驗證,兒童發展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每次開頭就是為什麼?
我回答: 任何人一次帶3個孩子搭火車去遠的地方玩,大概都會心情不好吧。
兒子又問:為什麼?
我:因為小朋友如果沒遵守規矩,說話音量又大,又問一萬個為什麼,讓別人不能好好休息。
兒子:喔~
我:所以搭交通工具要小聲說話,不要跳上跳下,別人就可以休息。
這些對話內容比較屬於品德與同理心教育。所以,我帶兒子出遠門,一定帶故事書或白紙與筆,讓他養成靜音模式。
內容思考:
一、主要照顧者立場:
在故事的開頭,就已經道盡帶孩子會遇到的基本問題與對話。
通常主要照顧者以「不要…」開始,孩子們以「為什麼?」來接續的無限輪迴的過程。直到主要照顧者精疲力盡、神經耗弱、兩眼空洞,接著在用「岔題方法」(好聽叫轉移注意力),以避開回答不出問題的窘境。因此,這故事嬸嬸就已經轉移注意力3次,以減少疲勞轟炸的壓力。
二、為何嬸嬸與陌生人對彼此都有敵意與不友善,都是「they」的錯?
從社會心理學的歸因論來看:是指我們每個人主觀分析別人活動時的因果關係的理論。
(一)由Rose(1977)提出的「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orror ):即大部份我們在解釋別人行為會犯的錯誤。我們在解釋他人行為,常常不是透過理性的分析,而是受到自身經驗與情感所左右,進而將他人問題歸因於他自己的特質與能力(內在歸因)、忽略外在環境因素(外在歸因),所以都傾向怪罪別人,都是「they」的錯。
所以,在單身男子眼裡,是嬸嬸故事說的不好,且沒有好好管教小孩。在嬸嬸心理,則認為單身男子皺眉是他沒有愛心、耐心,而不是小孩太吵。
(二)反之,解釋自己行為時-會有「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自己都沒有錯,有錯也是環境的問題,即「尿不準怪馬桶歪」。
當相同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往往都會牽扯到「自尊」,而為了維護自我的形象,我們習慣把自己的問題,歸因於情境因素(外在歸因),而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天分(內在歸因)。
所以,陌生人認為自己的故事會吸引小孩,是因為自己的天份,自己很有能力鎮住小孩不說話。如果小孩不愛聽他說故事,可能會解釋火車太吵的問題。
結論:這是每天生活常見的爭執、偏見的問題。因為我們傾向這兩種「錯誤歸因」的解釋。
三、哲學思辨:
(一)嬸嬸說的故事裡,很明顯地明示孩子們,要當一個品性良好的人,才會有人熱心救她。所以姐姐的提問很蘇格拉底,「如果品性不好就沒人救嗎?」(我認為這是個好問題)
嬸嬸回答不出來。嬸嬸代表一般人對「好人」的模糊解釋,即「品性好」。若要根據蘇格拉底的詰問法,應要再追問:什麼是「品性好」?而這樣模糊且抽象的人格定義,讓我們從小就擔心被批判自己有人格缺陷,造成孩子心理上壓力。變成小孩內在小劇場的疑問「我是壞小孩嗎?」
因為「品性」與「人格」幾乎是畫上等號。而「人格」與「行為」又會被間接畫上等號。即行為等於品性。
那麽,一個會抽煙的教授是壞教授嗎?一個會酗酒教授可以得師鐸獎嗎?劫富濟貧的羅賓漢是壞人嗎?
因此,每次帶孩子來諮商的父母,我都會耳提面命,千萬不要跟孩子說「要乖 」、「要當好孩子」等批判人格的方式來說教。因為我們通常無法具體定義人格的「好與壞」且會傷了孩子自尊。所以,我會請父母改成「遵守規範」,並請父母直接將要求孩子的「行為具體明確可執行」的定義出來。
但其實很多父母定義不出來,我會開始帶領父母去了解。其實自己對道德行為規範界定也是模糊不清的,而重新思考對孩子「好與壞」的行為與價值觀的看法。
(二)為什麼嬸嬸說單身漢的故事不適當,為多年良好教育的成果埋下了炸彈?
因為單身漢的故事裡提到,挑戰社會禁忌話題及反規範:「死亡或詛咒」(被鐘砸死或被羊咬死、被野狼吃掉)、及「功課好沒有好下場」。
這就先回應,到底什麼是「良好教育」?從文章看起來,嬸嬸的「良好教育」跟大多數父母夢寐以求想要的「誠實、熱心、愛乾淨,愛唸書」等「極品式」孩子,並認為「功課好」與「獎狀多」,彷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且等同於擁有「完美人生」。
這跟我們大人想追求「白、富、美」和「高、富、帥」的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我們這些大人,都一昧著追求「虛榮」與「功利」的價值觀,卻又表裡不一的灌輸小孩要重視「品性、道德」。所以難怪,小孩不喜歡嬸嬸的故事。因為,連小孩到知道大人們的虛假、矛盾。所以,怎麼教育孩子「誠實」?「品性與道德」?
從哲學理論角度來看,小孩比較像是「懷疑論學派」,就像蘇格拉底一樣,看到大人的虛假世界,並提出疑問。而大人比較像「教條主義學派」,把書本、理論當教條,一字不差的背出來,變成僵化的思想,把人的行為、想法與感受等都從公式出發。如果沒有符合這公式教調,就是不對。
(三)單身漢的黑色故事,為何得到小孩友的青睞?
單身漢的故事,也是以一個擁有三面獎牌的女孩為主角,所謂的品行與功課好的「模範生」,還可以獲得「特權」(進入王子花園)。而「特權」就是展現「優越感」,企圖製造社會階級象徵。
因此貝莎常帶著碰撞的叮噹響的獎牌到處走,身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豐功偉業。
這現象也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是社群媒體或家長、親戚們間的對話,都可以聽到,炫耀自己孩子的心情。以前在念書時,也常看到週末,會有不少前三志願的學生,穿著高中校服,出來微服出巡;也可以看到,在大學舉辦「制服日」好讓大家知道,自己曾經的當年勇,與優越感的心理地位。
但貝莎結尾的故事,跟姑姑相反。沒有人來救她,反而被野狼吃了。當中有描述貝莎其實也後悔自己有獎牌,要不然也不會被邀請,然後遇到這恐怖的事件。
貝莎若沒有「優越感」作祟,隨時帶著這三個獎牌,也許不會有碰撞聲,也許會躲過野狼的攻擊。
所以,儘管功課再好,再多獎牌加持,及展現自我優越感,當我們遇到人生真正的困境時,似乎也派不上用場。
因此,我藉由這樣的結局,告訴我兒子,人生要追求的不是獎牌、考試與虚榮心,而是面對人生困境的智慧,與一顆謙虛的心。
(四)為什麼這三個小孩,並不因為這悲慘的結局而害怕或同情貝莎?反而覺得這故事是最好聽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小孩達不到,被制度認可的「模範生」(優越感)時,可能會出現「嫉妒」心理。而這「嫉妒」的心理通常是被社會道德「否定」、「壓抑」的感覺。擔心如果有這種感覺,就是自己有問題、太小氣。
因此,單身漢藉由大野狼吃了貝莎,來協助孩子「投射」自己其實也想要殺了,突顯社會階級優越感的模範生,以減少自卑焦慮。相較之下,單身漢的想法與感覺與孩子貼近,不虛假。
(四)你認為誰的故事,才是不適當?
嬸嬸的故事,我認為可能較「不適當」。
原因一:前面所提到的嬸嬸價值觀的「虛假」與「功利」。
原因二:她告訴小孩品行好的人,才會有人來救命。而不是教導孩子思考「救命」的道德價值為何?
我告訴兒子,救人的道德核心應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跟他的品行無關。舉例來說,有一個小偷為了偷東西,從高樓墜下受傷骨折,那麼醫生可以認為他品行不好而不醫救他嗎?
這兩個故事都可以讓身為父母與教育者,好好省思想想,自己平常的言行、態度與教值觀是不是與嬸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