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心理治療與諮商已有10年以上
個案人次應已超過3500人次以上了
我所分享的個案情況
不是只有最近
而是慢慢的將這十幾年來接案的實例做整理與分享
讓更多人了解
當你擔心兒童有些情緒、心理、行為與認知上的問題時
可以立即的求助
而非等到兒童的不適當情緒、行為變得無法收拾才尋求幫忙(已出現違法行為:打人、破壞、對兒童的憤怒、對自己罪惡感)
因為這樣會耗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治療
家長最常問的是:
一、改變時間要多久?
答:我真的無法預料,因為我做的心理治療不是藥物治療與開刀。無法保証要多長。
唯一能保証的事,若與心理師的建議與方法一致,治療效果才會快。
兒童的成長與改變是需要時間的(其實每一個人都一樣,改變與成長都需要時間)沒有特效藥
二、什麼時候才算好?
答:就是當初家長第一次來找心理師,所談的主訴問題已減少或消失時。
家長可以自己觀察最客觀。
三、那如果另一伴不願意配合時?
答:我真的無解。
就像醫生說,你有糖尿病、高血壓,不要再吃甜或高熱量食物。要多運動。
可是病人照樣吃與不運動。然後問醫生該怎麼辦?醫生真的也無解。
我唯一能做的事:可能需要父母先來接受親職教育,並與心理師先談談,先達到共識。
四、可以跟心理師要私人聯絡方式嗎?
簽:不行。
因為兒童心理治療與諮商是很「專業的治療關係」不是「朋友關係」不是「菜市場聊天」「婆媽朋友間分享的教養心得」
所以需要有客觀且單一的關係。才能協助個案與個案家長有所改變。
五、我都看別人的教養心得書是這樣寫的,為什麼對我不行。
答:1、因為「教養心得」是只家長對其子女(只有一~二個)的教養方式,只是單一的個案,並不能類推所有的兒童。
(就像醫生其醫學治療過2個病人,就說這個方式適用於全部的病人,我想各位父母也不認同)
2、每個兒童的先天氣質不同,認知能力、情緒發展皆不同。
3、而「某」名人家長或父母所提供的教養方式,因每個家庭所提供的金錢、人力、環境資源皆不同。
例如:1、我花了100百萬以上培養兒童學鋼琴,他鋼琴談的很好是理所當然,因為有充裕的時間、金錢與環境。
而不需幫忙家庭生計與協助父母照顧家庭。
2、若一個兒童,沒花任何一毛錢,自己自學鋼琴,
若他也彈的很好,那才是需要大力的鼓厲與增強。(這也是我真實的案例)
六、只直接問我兒童的問題
答:1、因為我沒看兒童,不知其發展、能力及先天氣質與後天環境的狀況。我真的正確的無法回答。
我先前嘗式過回答,家長一定會接:可是他怎樣怎樣?我也都有做啊?
然後就會一直無限回圈的問「問題」後,再跟我說「可是…」
2、很多時候,家長所做的方式不對或是說話內容與口氣、表情不一樣。帶來的效果差很多。
3、因為每個兒童不同、家長所能提供的資源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我無法以一概全,這樣對我而言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治療。
(就如同應該沒有一個醫生,不看病人就直接開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