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受邀於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是談青少年議題。
內文如下:
小風16歲身材瘦高、皮膚黝黑,頭髮略長蓋住了大部份的眼睛。小風與媽媽一同進治療室後,小風將椅子拉到牆邊坐,背對著我和媽媽。我看著小風詢問他:「你想要單獨跟我談,還是要媽媽在這裡一起談?」小風沉默不語。小風的媽媽帶著焦急與不知所措的神情說:「小風上個月辦休學,他在學校常與同學衝突,他與同學在走廊上差點打起來,他說是對方故意推他,而他的功課也不及格,老師建議他找心理師談談並休息一陣子。另外,我也受不了他對我的態度,他整天待在家裡,我叫他幫忙打掃家裡,或是不念書就去找工作,他就開始頂嘴,甚至摔門。」說到這部份時,小風冷冷地看了媽媽一眼,並說:「你不要亂說話!」我問小風:「如果你覺得媽媽亂說,那你來說給我聽聽看。」我請媽媽先出去等,讓小風有安全的環境可表達。小風很生氣的說:「是他先推我,我才推回去。」我再詢問小風:「你認識他嗎?他是如何推你讓你這麼生氣?」小風說:「我不認識他,但他的肩膀撞到我,然後又瞪了我一樣,什麼也沒說就走了,所以我很生氣。我媽總是嘮嘮叨叨,東念西念的,念的我煩死了!」
許多父母在與青春期的孩子互動時,常感無耐,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他們像個不定時炸彈,常常莫名奇妙的炸開,完全變了一個樣,例如,忤逆難管教,或是動不動就發脾氣!要不然就是悶不吭聲,怎麼叫也叫不動,一個人關在屋裡;再不,就是意見多,又不肯好好讀書。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究竟是怎麼了?
從兒童期踏入成年期的必經之路即為「青春期」,這條青春之路男生大約是在13歲到22歲,女生大約是在12歲到21歲之間,要走過這將近10年「轉大人」的狂飆期其實相當不容易,因為他們要面臨許多挑戰及發展危機,包括生理、心理與社會及文化上的挑戰。生理方面身體與性的成熟,而青少年此時會開始注重自己身體意象(body image),即在意他人對自己身材、臉蛋的評價,所以會開始特別打扮、節食、鍛練身材等;心理方面包含價值觀、道德發展的建立、情緒與認知的轉變。一般青少年在此期間的情緒表達較為直接,原因來自成人和青少年在解讀情緒時,使用大腦中不同的部分,成人仰賴腦前額葉皮質來解讀情緒,但是青少年卻是用杏仁核,也就是恐懼與憤怒的中心來詮釋別人的情緒,也因此經常誤解別人的情緒,變成青春期特有的「情緒風暴期(the period of storm)」。另外,他們處在兒童與成年階段的過渡期,社會地位不甚穩定,心理需求則易受挫折,缺乏安全感,過於理想化,順利即樂觀、高興,不順利就悲觀、消極,或容易放棄;舊有的行為模式不敷因應,新的價值觀又尚未建立,缺乏可資遵循的價值觀,形成情緒緊張而不穩定,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情緒變化強烈的原因。在價值與道德觀上,青少年的思考過程,常受制於對自身或環境的誤解,而憑恃有限資料消極思考的結果,容易產生自我中心觀點或二元化不合邏輯的推論,來解釋個人、家庭或學校等外界現象的事物,甚至會扭曲或誇大現實的可能性,以致產生許多不良適應行為。就像小風一樣,當別人碰到他或看他一樣,他解讀成別人「故意推他、瞪他」等誇大、扭曲想法;亦或者,媽媽在跟他說話時,他解讀成「嘮叨、煩等」等不合邏輯的推論。
從上述對青少年在其生理、情緒、認知等身心發展的了解看來,青春期隱含了許多各式各樣成長危機,如:人際衝突、親子衝突、家庭關係、生涯抉擇等。在治療的過程中,我不斷告訴小風「情緒沒有對錯,但是行為是有對錯。你可以生氣,但是你必須學會表達正確的生氣方式,如果你打人、罵人就是不對,沒有一個人喜歡被這樣對待的。」小風聽完點點頭後,我再繼續解釋青春期大腦的發展,讓他知道自己會有那些情緒,我講完後小風的有鬆一口氣的感覺,頭一次露出淡淡的微笑。此後我不斷與小風討論如何控制怒氣,例如:「當你感覺自己快要生氣時,就想像一個很大的停止標誌,然後深吸一口氣,對自己的大腦說,『冷靜點』,一直重複這程度,直到自己覺得恢復控制為止。停止、深呼吸,然後冷靜暫時離開當下的環境。」
身為家長、老師在陪伴青少年走過狂飆的青春暗流時,需以身作則示範正確地生氣表達,不要陷入彼此對罵的競賽中。另外,傾聽及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並與之討論,建立符合當下社會文化的價值體系、道德觀與品格,讓青少年有自我控制感,而非將我們的價值、道德觀強行灌輸,這樣易產生衝突。第三、採用「我訊息」來溝通,例如:用「我」而非「你」來做一句話的開頭,即「我在跟你說話時,你轉頭就摔門,讓我感到很難過」。我們應提供適當的支持與教養的系統,幫助青少年做好身心調適,協助青少年瞭解自己、接受自我,進而對自我負責,才能有助於為自己的行為作出正確的決定。
綜觀發展心理學來說,對我而言青少年時期的少男、少女是最最最難搞的階段,因「情緒風暴期」、「大腦杏仁核風暴」,加上特有的「青少年自我中心」(Elkind, 1967)所發展出來,其特徵有四:
1. 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想像觀眾的產生主要是源於不能區分思想領域中主觀面與客觀面所致,他們深信自己的一舉一動,從頭髮到腳趾都有人對他們品頭論足,是眾人注意的焦點,然而,在實際的社會情境中,其實並沒有這樣的眾人存在。
2. 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從青少年在面對單一與多數、普遍面與特殊面之分化的思考層次來看,如同自己無法分辨主觀上與他人客觀上關注事物的差異。即認為自己獨特且唯一,永遠不敗,如同鋼鐵人。Ex:青少年愛飆車→覺得自己不會出車禍
3.明顯偽善:他們認為不需要遵守任何規範(包括社會、學校、家裡),他們希望自己是與眾不同。但又礙於不得不,所以理念與行為不符。Ex:嘴巴說要做環保,卻把手中的垃圾亂丟;知道要早睡,但卻喜歡熬夜(說一套做一套)。
4.假裝愚蠢:用非常複雜、貌似有理的方式處理簡單的問題,卻經常導致失敗(耍白痴)。例如摘自 「三個傻瓜」電影:
「一種記錄、分析、總結、組織、討論及解釋資訊的、有插圖或無插圖的、硬抄或平裝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紹、目錄表、索引的用以增長知識、加深理解、提升並教育人類大腦的裝置,該裝置需要視覺、有觸碰的感官形式使用。」 (實際上只是在說:書)
因此,從國中到高中,大部份會叫他們 「屁孩」,常常被惹的又氣又無耐又不知所措又憂鬱,全世界各國探討青少年文章,多如牛毛,
最後心理治療的重點為:協助青少年統合覺察「自己」、「自我概念」及原生家庭對自己如何影響,發展自己優勢,而非成為「他人眼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