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遊戲治療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martSelect_20220124-094754_Chrome.jpg

 
遊戲治療的一小時中,前40分鍾給小孩進行遊戲治療,後20分給家長,心理師會根據每次觀察評估後跟家長討論及說明治療方向,因為沒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家庭環境,內在心理議題都不同,而且孩子的語言及認知發展又受限,若草率的給與評估,治療與建議,則會讓孩子更受傷,增加不被了解的誤會。
 
所以進入遊戲治療時需要一些時間(至少12次)去了解需要幫忙孩子的部份,或也教家長怎麽回家處理孩子,或教家長教養方式,或有可能改變更適合孩子的方式,或解答家長回家嘗試後教養疑惑跟困境,最好是父母一起改變一起幫孩子,孩子才會有所改變與成長。
 
 
另外,當有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建立起來後,我才會開始進入人際技巧、人際關係及認知或注意力訓練,以減少挫折感。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116_210052.jpg

小新是個5歲大班男童,父母因為無力管教帶他來找我,父母表示小新從小班只要生氣,不順他的意就是咬人,甚至打人,家人跟學校同學都被咬過,看書上說小朋友有口腔期,所以不覺得這是嚴重的事情。但到大班還是這樣,我們和老師跟小新「溝通」過好幾次都沒有效。所以才帶他來看心理醫生。
 
我問父母如何「溝通?」、「溝通後是否有改善?」,另外,對小新不適當行為有給與懲處嗎?父母說我都有好好耐心說:不可以喔~這樣打人會痛喔~。有時就氣起來就罵他不乖或不理他,還會揍他,可就是揍不怕。
 
我告訴父母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不適當的 ,所以2年了都沒改變。首先,用「媽媽語」「溝通」「規範」就是錯誤的開始,因為「規範」是用來「遵守」,不是「溝通」,規範是「一定及必須要做的」,是用來保護自己與別人,不可以「選擇性的做」。
 
「溝通」是雙向表達彼此意見,是可以「選擇做或不做」。例如:法律「規定」不可以暴力或攻擊他人,而不是「溝通」這行為是否可行。孩子出現攻擊行為也是一樣「是規定不是溝通」。
 
第二:「媽媽語」語氣是隱含「情感安撫及支持」,這樣的隱諱式支持的語氣,暗示了孩子可以為所欲為。所以小新被增強不適當的行為與情緒。最好的方式是用「低跟沈穩」的語氣,「嚴肅」說明不對行為,不是「高跟溫柔」語氣,更不是「威脅恐嚇」。
 
第三:規範要「一致性」不可以有時用好好說,有時用揍的。孩子只會誤會父母用其「情緒」處罰自己,誤解父母的懲處是看心情。最好每次不適當行為後有懲處,即「暫停法」、「剝奪式或施予性處罰」。例如:罰站加沒有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玩。
 
在幾次遊戲治療過程發現,小新的詞彙表達不足,挫折容忍度較低,例如:自己玩積木疊高,積木垮下,就會生氣大哭摔玩具。被心理師規範不適當行為時,例如:拿刀作勢打心理師,拿槍作勢射擊心理師,小新用更憤怒情緒打心理師及摔玩具。
 
於是在每次的遊療歷程,心理師需要規範正確行為的界線,要用肯定的語氣告訴小新可以用刀打玩偶,槍可以射牆上,不可以打任何人,如果再打老師會給予處罰,即「暫停法」及「剝奪式處罰」。例如:當小新每次出現不適當行為後,心理師用低跟沈穩嚴肅的說,再打人或摔玩具就停止遊戲,在旁邊罰站。
 
小新在半年的遊戲治療與父母配合改變管教方式後,小新在治療3個月後就沒有再出現打人行為。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成員大合照 主任致贈四川名產貓熊扇  

成員提問   

 

今天受邀來自四川的心理諮詢委員會辦的兩岸心理培訓~遊戲治療課程

圓滿落幕

學員努力的學習遊戲治療應用在其國家的兒童上

以加強兒童心理治療的專業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7月媽媽寶寶專訪  

 

六月時接受媽媽寶寶的郁鈞採訪

對於「遊戲治療」的好奇及想讓更多人知道

遊戲治療中心理師的角色、遊戲治療的方式及讓父母知道當孩子需要被幫忙時,可以即時求助

不要再有「迷思」概念,來找心理師就是代表孩子「有精神問題」,

因為孩子受限於認知與語言的發展,無法完整及充份表達其內在想法、感覺與需求。

 

另外,在採訪時的小插曲,當郁鈞問我,我處理的個案類型?

我回答:類型很多包括兒童性侵、家暴、情緒與行問題、早療、自我傷害、偷竊等

並請我幾個分享案例時,卻直說這些都太驚悚,不能寫啦!有沒有比較輕微的問題,不然家長會太害怕。

於是我分享兒童發展的議題,比較不會嚇到父母。

 

也謝謝郁鈞的採訪,讓更多人認識遊戲治療

我分享其中一部份:治療師在遊療的角色

「黃欣妏諮商心理師說明,在遊戲治療的過程中,諮商心理師對於兒童的表現不會給予任何評價,且不給予改變的壓力,並強調需隨著兒童的步伐,不嘗試去加速治療過程。例如:當孩子畫出任何色彩的雲朵,只是具體的描述(如:你畫了紅色的雲),而非含有價值批判的話語(如:天空有紅色的雲嗎?),及在遊戲中兒童沉默不語,沒有選擇玩玩具或不和心理師互動,心理師也會接納並表示同理。藉此以創造讓孩子感受充分自由的情境,孩子也會因為在對諮商心理師感覺信任,且覺得可以充分做自己的情境下,將内在的情緒透過玩耍來表達,並在表達後,學習面對與控制,進而發現自己的能力。」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遊戲治療在台灣已深耕13年以上,仍有部民眾對「遊戲治療」。

最近有家長期待我「希望心理師跟他的小孩保持是很親密的關係」。而且在治療完後,我已跟媽媽說兒童今天的情緒是挫折的,因為做了一些治療性限制,媽媽也表示了解。但事後,兒童跟媽媽哭訴,讓媽媽很心庝…媽媽就來找我「覺得心理師應該要跟小孩協調,因為他的小孩在生氣」。讓我相當訝異,也許是我沒有很清楚的告訴父母。

藉此讓大家了解遊戲治療並做一個澄清:在遊戲治療中,不總是愉悅的經驗,因為會有「治療性的限制」。治療者有機會利用不斷的反映性傾聽來理解兒童對這些經驗的感受、想法及行動,並根據這些具體行為設定治療性的限制,協助兒童學習自我控制,增加挫折容忍力,使兒童的議題獲得處理。例如:不能攻擊心理師及打自己、不能破壞東西、或讓兒童理解其挫折情緒為何,如何幫助自己調適挫折情緒。

治療性限制的目的:1、讓小孩能適應及符合社會規範。2、幫助兒童發展做決定的能力、自我控制衝動及責任感。3、確保兒童身心方面的安全。

而治療師角色即協助兒童覺察其情緒,重新練習或表達適當的情緒及行為。不會是一個「親密關係」。是「專業的治療關係」,不會是「服務業」也不是「替代的父母、老師、同伴與保母」。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