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裡的兒童心理治療:倫理與道德判斷的基礎。

小相媽媽:小相目前一年級,因為學習速度較慢,上課易分心,因此多次被老師提醒。所以,很多小朋友對他已經有些特殊對待。像昨天早自習,同學小美拿家裡的英文作業到校來寫,遇到不會內容,大聲舉手問:「我英文不會,有誰可以『幫』我」?沒有人理會小美。

 

小相聽了自告奮勇的說,我來「幫」你。小美一聽,就跟他說:我不要你幫忙,你又不會」。小相聽了很難過。老師將小相找了過去說:你這樣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下次不要這樣。並打電話給我,告知我這些事情。

 

我問媽媽:你怎麼處理?媽媽說:我不知道怎麼跟小相說,我也只好按照老師說:沒有你的事,這樣會造成別人困擾。所以,我想請教心理師,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聽了還是替小相難過。難過的是老師指責主動幫忙別人的人,而不是教導小美對「人性道德」的能力。而媽媽也因為無從幫忙,也只好讓兒子承受因善良而「被指責」的委曲。

我回答媽媽。我以哲學的倫理思考為基礎,來看待整件事。道德判斷目前的基礎有三種:「效益論」、「德行論」與「義務論」。

1、 首先:小美一開是用「幫」來陳述,所以小相是一個很有同理心的人,採道德「義務論」,指有善良意志的人,其行為才有道德價值,幫忙的唯一動機來自於「自發性的善」。當有人開口需要幫忙,義無反顧的協助。這就是康德提的「義務論」

2、我會教小美善與道德能力。因小美一開始說「幫」而非「教」。所以,善良的小相去「幫」你。但你卻因為小相的「能力」而當眾評價他的能力。這樣會傷害別人的善良

3、小美採邊沁的「效益論」。也就是功利主義,採利益觀點,誰對我有好處,才是可以「幫」我的人,也就是把人當「工具」而已使用。

4、「義務論」的康德說:不能把一個人只當作手段來利用,而不同時把他當作目的來尊重。即當你請求他人幫忙時(當工具利用),幫忙結束後即丟棄,而不是真誠的謝謝對方的幫忙(尊重他的人)。

5、亞里斯多德的「德行論」,強調個人道德氣質是經由培養訓練的,才能成為有道德行為的人。所以小美需要被教導培養道德氣質。

6、事後我會怎麼處理小相的委曲呢?我會告訴小相:你主動幫忙小美的心非常優秀,老師非常肯定你,而世界有你的善良,才會更美好。但是,以後你要知道,有些人對別人的善良不能理解,甚至對你有些不舒服的話,你以後可以選擇離開,但千萬不要怪自己。你可以再繼續幫忙別人,去找到欣賞你善良的人,你就會得到很多「真心朋友」。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作者 興智國際合作專業顧問 黃欣妏 諮商心理師

改編自鄭中基與張學友的「左右為難」:

「左邊是父母 右邊是小孩
緊握的雙手 模糊的悲哀
我的決定 會有怎樣的傷害
面對著父母和家庭
哪一個我該放開
一邊是原生家庭 一邊是自組家庭
左右都不是 為難了自己
是為父母想吧 該為自己想吧
愛雖然已不可自拔
無法調適的壓力 如何面對」
這就是現代「三明治家庭」的現況。

三明治世代—夾在中間的照顧者

    「三明治家庭」一詞,源自Miller(1981)將家庭中照顧長者,同時育有下一代的人稱為「三明治世代」。而2002年美國社會學家Byrd指出「三明治世代」承擔多重照顧責任的壓力,包括父母、18歲以下未成年、甚至年老親友。

    在研究中指出,照顧者的壓力來自於時間、精力、情緒及經濟支援。而另一份來自Sudarji及 Panggabean及Marta(2022)研究發現,照顧者壓力來自於無法同時滿足父母與孩子的需求,例如:醫療與情緒照顧。

      華人「三明治世代」—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自我角色衝突而華人「三明治世代」的壓力,除了工作、經濟、醫療照顧外,比起西方多了文化與道德壓力。也就是照顧者對上一代採儒家「孝道信念」的權威順從,若不順從即為不孝的道德框架。而子代因接受西方教育思想,對子代的教養採「個人主義」,重視自我與權利,若不尊重即為情緒勒索。

     因此,造成中生代父母的「角色衝突」與「角色緊張」,意即:同時對親代扮演子女、對子代扮演父母時,無法用一致的思想與互動方式。對親代有順從孝道的壓力,對子代要尊重其自主意願,夾在中間的照顧者無法適應兩種文化的價值觀帶來的衝突。

     第二個差異來自「同堂」。西方文化傾向成年子女離開原生家庭,與父母不同住,而華人文化傾向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以盡孝道。而這「三代同堂」專指「父、子、孫」的父系家庭而非母系家庭。因此產生了更多的隱性關係衝突,例如:婆媳衝突、教養衝突、夫妻衝突。加上華人文化「家醜不外揚」的信念下,更難以開口求助。                  
   

     第三個差異來自「子女角色義務」。西方文化對「媳婦」無角色義務的道德框架,而華人文化對「媳婦」的角色義務,處於父權體制下的規範,例如:經濟許可希望犧牲工作,承擔照顧公婆、父母親、子女的身心需求及提供家務勞動。更重要的是,期待「媳婦」的順從、包容以維持「家庭和諧」,造成「媳婦」有巨大的角色壓力與負擔。另外,東西方研究都有相同的發現,三明治世代帶來的壓力,女性多於男性。

 

    綜合上述,華人的三明治家庭比起西方的三明治家庭,除了本已有的經濟、工作壓力外,要承擔更多文化帶來的角色壓力與衝突。但要如何改變才能平衡華人三明治家庭,才不會導致下一代對婚姻及生育子女的恐懼。
     

    看見文化對照顧者之影響—找到自我與關係之平衡
筆者認為應該要從社會、政策、福利制度等方面一起來改變,在筆者18年來的心理諮商的經驗中,來談鮮少是經濟與工作壓力,較多來自文化道德束縛與框架,例如:「先生、兒子」角色:我已經有賺錢養家還不夠嗎?我工作很累還要當夾心餅乾。有工作的「媳婦」:我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小孩生病還要請假、若請假太多會被同事討厭,還要面對公婆的冷嘲熱諷,小孩有問題,就說我沒教;無工作的「媳婦」:我辭掉工作專心帶小孩、做家務,還說我只是帶小孩能有多累,還花先生的錢!小孩有問題時,被嫌不用工作,為何小孩教不好!
這些對話內容換湯不換藥,我常陪著來談的照顧者去看到並非是「自己不夠好」的問題,而是「文化角色」的問題,協助他們從道德束縛中「解救」出來,讓照顧者重新看到「自己」(西方文化強調的)與「關係中的自己」(華人文化強調的)帶來的價值觀衝突與罪惡感,這會是一段持續自我探索的歷程。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與哲學之父Thales~科學基礎是觀察

 

 

科學基礎是在觀察上,不是材料包

科學及哲學之父Thales(624~548B.C),是第一人透過觀察自然方法,發現水的三態。因此奠定科學基礎能力,就是從「觀察」出發。

所有自然科學都是發現,而非發明。因此,要了解一個「存有物」都一定有「觀察」生態為基礎。

為了讓兒子了解科學定義,從會走路開始,常帶他去荒山野嶺觀察動植物。其實幾個月前在荒山野嶺發現一個有趣生物叫「蟻獅」。它是完全變態,長大叫「蟻蛉」。專吸螞蟻汁液。

發現土上有很多小圈圈,因此開始探究「來源」,發現這是蟻獅的家,再經過幾次觀察後,Q爸說蟻獅缺乏「肛門」不會有排洩物,所以對我來說較好觀察養育,就覺定帶兒子去找蟻獅。兒子在土中找到了數10隻蟻獅,媽媽開始出題目請兒子觀察研究:

題目1:蟻獅是群居動物嗎?
題目2:一群蟻獅會打架?
題目3:沒有挖洞製作陷阱蟻獅會吃螞蟻嗎?
題目4:蟻獅怎麼走路?

答案1:不是,一個洞住一隻。
答案2:不會打架,和平相處
答案3:智商略低,不挖洞螞蟻爬在身上也不吃。放了一隻螞蟻進去一直很平安。直到挖了洞。
答案4:沒有土,可以走直線或倒退走。有土會用屁股挖。

 

在每次觀察自然界的小動物,真的能體驗古希臘哲學家的生活,孩子都覺得很趣。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嗎?怪到與世隔絕?

 

歡迎預約黃欣妏心理師來傾聽獨一無二的你/妳

 

你如果覺得自己怪到無人可理解 ,歡迎預約

 

 

黃欣妏透過多元理論與觀點(心理學、社會學、東西方哲學),發展融合東西方文化的遊戲治療、認知訓練、情緒治療、人際關係治療、自信心訓練、情感與婚姻諮商,堅持尊重個別化差異治療,不用單一僵化的的觀點、價值觀、學派,機械化及重複式洗腦與訓練,而趕不上世界或社會文化變化的速度。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自己看自己~融合東西文化心理治療


在諮商過程中我堅持不當機器人心理師,將複雜的情感簡化成真人版有聲書(背理論)或翻譯機(某國外學派總代理),將心理治療的變動性過程,變成為公式或筆記本。

 

只讓自己更看不到自己,躲在套用的理論中,變成宿命論。侷限自己的天空。

心理治療的過程猶如外科的清創手術,過程複雜又危險,需建立在彼此的信任與勇氣中,每走進心理一層都痛一次,最後才能將傷口一層層慢慢的縫合、癒合、結痂、脫落。繼續回到自己的人生前進。

這才是心理治療的過程~無法簡化、量化、複製、貼上,每個人來自不同時代、原生家庭、文化信念、國籍種族、社會階級、道德信仰。

而這些背景資料足以影響每個人成長的價值觀、信仰、行為習慣、道德思考的養成。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被學派理論分類,黃欣妏心理師堅持協助個案用更多元化的角度理解自己,不再宿命論,為自己生命重新定義。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鳥飛魚游兒童潛能發展工作室

鳥飛魚游兒童潛能發展工作室

鳥飛魚游兒童潛能發展工作室

鳥飛魚游兒童潛能發展工作室

Hi親愛的家長/小朋友/大朋友  
 
~在擔任心理師18年來,深知在兒童/ 青少年/成人的心理諮商/治療上,需要更專業、隱私、不受他人評價與眼光的友善環境~
 
所以找到一個友善、便利空間,方便停車且有電梯。
在獨門獨户的環境裡,更可以保護來談的大朋友/小朋友/多元性別/友善性別的隱私。我一直秉着維持專業心理治療,因此在空間上很講究,希望提供一個寬敞、自在舒服,沒有空間的壓迫感下進行治療時。
 
心理治療室不再是只有冷冰冰的牆,抬頭就有藍天綠樹的陪伴,讓大/小朋友彷彿置身在大自然中,以達身、心、靈平衡。
 
(團體治療室約18坪、兒童遊戲治療室約10坪,成人治療室約10坪)
 
為了提供隱私、舒服的治療空間與時間,採預約制哦~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嘉勤南路90號3樓
 
快加入黃欣妏心理師 line:@610ixybm預約
 
專長:遊戲治療、早期療育治療、過動症治療、亞斯柏格症、拒學症,選擇性緘默症、兒童性侵、兒童家暴、兒童情緒障礙治療、注意力及認知治療、兒童與青少年發展、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收出養兒童議題、不孕症諮商、認知訓練、心理衡鑑評估、兒童人際互動團體治療、兒童情緒管理團體治療、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悲傷議題、存在議題、伴侶諮商、專業督導
 
經歷:兒童人權協會及世界和平會特約諮商心理師、各安置機構兼任心理師、各國小、幼兒園兼任心理師、桃園暨新竹縣家庭暴力兼任心理師、遊戲治療督導與講師、振生醫院兒童復健科心理師;台北希望兒童復健診所心理師、壢新醫院復健中心專任心理師、仁愛醫院精神科專任心理師、新生醫專通識課程心理學講師、朝陽科技大學專任心理師。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杏美珍所 心理治療預約 歡迎詢問喔

 

歡迎大小朋友預約諮商與治療

 

杏美診所見~~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主旨:

黃欣妏資深心理師以18年以上治療的經驗,已成功協助多名認知發展遲緩幼兒,轉為認知發展正常,也成功治療過動及亞斯兒童已去除診斷,可以讓孩子回到社會中與同儕一同成長。
 
黃欣妏透過多元理論與觀點,發展融合東西方文化的遊戲治療、繪本閱讀治療、自信心訓練等,堅持尊重個別化差異治療,不用單一機械化重複式訓練。
 
以幼兒身心發展理論為基礎,並結合多元心理治療技術、幼兒發展心理學、兒童認知心理學與兒童哲學、兒童社會心理學及法律哲學、社會學的知識與概念,協助家長一起與兒童成長進步,減少不當錯誤方式,導致親子關係挫折,讓幼兒更為沒自信或缺乏注意力與學習動機。
 
發展訓練目的:
1、增進認知發展,超越AI,屏除僵化機械化思考:透過兒童遊戲治療及認知心理學原理增進兒童大腦突觸的聯結、增進學習潛能、專注力及創意思考能力。
 
2、人際關係訓練:透過兒童社會心理發展理論、社會學、兒童哲學方式,讓幼兒在團體中學會團隊合作、溝通與衝突協調。
 
3、增進幼兒自我概念及挫折容忍力:透過遊戲治療與兒童哲學思考,協助兒童增進自信、表達能力、彈性解決挫折能力。
 
歡迎報名詢問
 

黃金時刻:幼兒大腦與身心發展潛能訓練

黃金時刻:幼兒大腦與身心發展潛能訓練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室長大叢林工作的不適應:想像的體驗與真實的生活

 

先生一直說想帶兒子花錢體驗職業遊戲。

被我一口拒絕,因為那是假像。在我工作經驗中觀察發現,這讓兒童誤會工作是遊戲,不了解工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所以我堅持兒子都親自做「真的工作」,不是「體驗」。例如:洗家裡真的車、洗家裡廁所、拖地掃地、洗真窗戶等。


小玲9歲,從小在夜市幫忙家裡作小吃生氣。要洗碗、擦桌、點菜等雜事。她很喜歡來諮商,因為可以好好休息,及玩玩具,這是她沒有的人生體驗。小玲跟同齡小孩比,很有禮貌也容易感到快樂。

小玲說:有天幫忙時聽到客人的對話。有一個媽媽要帶小朋友去報名baby boss體驗工作。那個小朋友很開心。

小玲說:如果是我,可能不要,因為我每天忙的好累。只想好好坐著寫功課。

生意人的小孩根本不會想去「體驗」,因為那是不同社會階級的生活。他們的工作是要「賺錢」分擔家計,養家糊口,才可能去上學。不可能是「花錢」體驗一份工作。

小偉17歲,住在山上偏鄉中,他在露營區打工2年了。 他說:城市人很奇怪,要跑到山上來「體驗」餵蚊子,住在不方便上廁所與洗澡的帳篷,還專程帶投影機上山看電影,自然的環境怎麼會有科技產品?我好想住在城市,住在你們水泥房,有方便的浴室可洗澡,舒服的在家沙發看電視,不用風吹雨曬。

他用不解的臉問:他們的「體驗」,就是我真實的生活。不知道他們真的住在這裡,還會喜歡這種生活嗎?

小玲與小偉的問題反應了社會階級與族群的不平等與差異。 這已呈現都市的大人與小孩的假議題,假裝親近自然,但卻又帶著現代科技上山。工作不是體驗,是獨立與賺錢的能力。但其實心理又不希望自家孩子長大做那些服務業,因為是勞工。所以,體驗工作與偏鄉露營的目的,到底為何?讓他們感到相當諷刺。

 

到了真正要工作的年齡,卻又怕辛苦。看來小時候的「體驗工作」,對未來是沒有幫助的。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他兒子以後不會再犯.jpg

 

先蘇哲學的年代,是西元前46世紀。當時的知識份子致力於研究與發現,世界最原本的物質與自然元素。他們想找出物質世界的規律性。

 

當時的思想家,大多想了解到哲學的核心問題,例如:透過感官我們知道什麼?人類知識的啟源與倫理道到的基礎原則?

先蘇哲學共有七種學派,其中有一派叫「詭辯學派」,又稱詭辯士(Sophist),高爾吉亞(Gorgias)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其實都是「說」出來的,加上我們運用心靈思考「存在」的議題,再透過環境、情緒與文化的影響,進而所塑造出我們「以為的」知識與真實的存在。

 

這學派的誕生,是來自一批專門收取報酬,增加學徒的教師與哲學家們。他們用所學知識,而產生的詭辯術(sophistry),主觀的以欺騙為目的,客觀上在論述中會用違背邏輯的謬論,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如果要說一個例子,最貼切就是周星馳與梅艷芳主演的「威龍闖天關」。整部電影用喜劇的方式呈現,可以看到宋世傑辯才無礙地用詭辯術專為有錢人打官司脫罪,而產生很多經典對話。但因不義之財,所以宋世傑也死了很多孩子。

 

其中,電影開場的情節,令人難過又啞口無言

 

摘錄如下:

宋世傑:「嘿!告這位張彪的兒子張小四,把陳祥富的兒子陳大文,的左手的小指的指甲打~~!

胡知縣:「啊!~傷的好重呀!

張  彪:「可是我兒子死啦~

胡知縣:「對呀!~他兒子死啦~?

宋世傑:「大人!~人都會死的嘛!

胡知縣:「說的也是~

張  彪:「可是我的兒子是被他的兒子打得重傷而死的呀!

陳大文:「你怎麼不說你兒子沒用呢?~我隨便飛身過去打他兩拳....

宋世傑:「請問你兒子何時被揍?

張  彪:「昨日下午」

宋世傑:「何時斷氣?

張  彪:「今天早上」

宋世傑:「那關他屁事~!

宋世傑:「剛剛我何止揍了他兩拳?如果在十年八年後他死了~請問大人~你可不可以告我謀殺!

胡知縣:「不行~~這可不行~

宋世傑:「大人英明!萬歲~萬萬歲!

張  彪:「可是我兒子本來好好的,如果不是他,我兒子他根本不會死呀~

 宋狀師~我求求你~幫幫忙吧~

宋世傑:「你兒子死是因為他命短!

張  彪:「我兒子他不像是短命的~~他不像是短命的呀~~

宋世傑:「那麼請問我命有多長呢?

張  彪:「......我不會看」

宋世傑:「既然你不看~~你憑什麼說你兒子不是個短命相?

宋世傑:「大人~~閒話少說~有結果了嗎?

胡知縣:「有~~~.....可不可以給本官一點小小的提示?

宋世傑:「沒~~~問題!原告陳大文被人打傷,但是被告突然歸西,死因不明,原本應該賠償五十兩醫藥費...

陳祥富:「欸~~~~~~~~我們不追究啦!

宋世傑:「上路~~大人~~有結果了嗎?

胡知縣:「有!~

宋世傑:「快點判吧~~

胡知縣:「好!~~張彪縱子張小四行兇,姑念初犯,不予追究,叫你的兒子以後就不要再犯啦!~~這樣對嗎?

宋世傑:「我想他以後不會再犯啦~(滴了一滴睙~)

 

因此,詭辯學派主張「真理、善良、正義與人本身的利益相關,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善良與正義,即「相對主義」的由來。

 

詭辯學派的由來:

雅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但是自伯羅奔尼撒戰爭(B.C 431-B.C 404)開始,公民大會開始逐漸喪失機能。

由於戰爭的恐懼,執政者只要能抓住演說技巧,便可以順利獲得廣泛支持。為了謀取權力,在上位者不惜重金禮聘演說家為顧問,以獲得政治控制權。人們視其為在政治生活中取得他人贊同的必要手段。

高爾吉亞認為透過「言說」是可以改變世界。不管是說話的聲音、字詞的運用都有類似藥物的功能。他認為藥物可以改變身體狀態、那麼話語就可以改變心理狀態。

因此,他的詭辯術在雅典引起廣泛注目,到處演講並開班授徒,為他帶來可觀的財富。

對於高爾吉亞的論証,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對他嗤之以鼻,柏拉圖還在其著作「高爾吉亞篇」中,指出這辯術是危險的竅門,使實際上無知的人更顯得智慧。

例如:什麼是「真」、「善」、「美」、「惡」、「愛」等,這些都是我們根據不同時代、文化、種族而定義出來的,沒有標準答案。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為例:在幾十年前同性戀還是「需要強迫治療」,現在已經變為「正常」;「性別」本來只有男、女之分,現在已經是光譜。因此,心理疾病的分類與診斷,對高爾吉亞而言,也是說出來的。因為,隨不同時代的人、事、物價值觀改變而改變。

另外,高夫曼(Goffman)經典的著作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提到別人看到的「我」其實都是「表演」出來。因此,我們都可能是自己的演員,也是別人的觀眾。這與高爾吉亞的論証來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意指我們可以「說」出自己認為的「道德」、「正義」、「善良」、與「真實」,當然也可以向大眾「演」出想要包裝成上述形象的自己。

最後,從高爾吉亞的論証來看,我認為「心理師」、「律師」、「政治家」、「購物台專家」、「網紅」、「名嘴」等應該就是從「詭辯學者」演化至今的職業。這就是「語言」搭配「表演者」力量。

他的論述也影響晚期哲學家的思考,不管是洛克的「經驗主義」還是笛卡爾的「理性主義」,造就不同時代、文化、種族、階級產出屬於自己一套的心理學理論,從早期的精神分析論、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到現在的後設主義心理學派等,已幻化成幾百種心理治療理論,個個都有一套治療的論述、功能、技巧等,也都號稱可以達到心理治療效果,讓病人有「改變心理狀態」的能力。

但,最後還是要問?揭開「說」與「表演」的「想像」後,「真正」(truth)的自己與世界,又是什麼呢?這才是我認為人性心理追求終極的治療目標。從2500年前蘇格拉底就是在問這麼問題,而我們累積2500年的智慧後,有答案了嗎?

我沒有答案,所以我不屬於任何學派。呼應莎士比亞說的一句話「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