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哲學裡的兒童心理治療:倫理與道德判斷的基礎。

小相媽媽:小相目前一年級,因為學習速度較慢,上課易分心,因此多次被老師提醒。所以,很多小朋友對他已經有些特殊對待。像昨天早自習,同學小美拿家裡的英文作業到校來寫,遇到不會內容,大聲舉手問:「我英文不會,有誰可以『幫』我」?沒有人理會小美。

 

小相聽了自告奮勇的說,我來「幫」你。小美一聽,就跟他說:我不要你幫忙,你又不會」。小相聽了很難過。老師將小相找了過去說:你這樣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下次不要這樣。並打電話給我,告知我這些事情。

 

我問媽媽:你怎麼處理?媽媽說:我不知道怎麼跟小相說,我也只好按照老師說:沒有你的事,這樣會造成別人困擾。所以,我想請教心理師,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聽了還是替小相難過。難過的是老師指責主動幫忙別人的人,而不是教導小美對「人性道德」的能力。而媽媽也因為無從幫忙,也只好讓兒子承受因善良而「被指責」的委曲。

我回答媽媽。我以哲學的倫理思考為基礎,來看待整件事。道德判斷目前的基礎有三種:「效益論」、「德行論」與「義務論」。

1、 首先:小美一開是用「幫」來陳述,所以小相是一個很有同理心的人,採道德「義務論」,指有善良意志的人,其行為才有道德價值,幫忙的唯一動機來自於「自發性的善」。當有人開口需要幫忙,義無反顧的協助。這就是康德提的「義務論」

2、我會教小美善與道德能力。因小美一開始說「幫」而非「教」。所以,善良的小相去「幫」你。但你卻因為小相的「能力」而當眾評價他的能力。這樣會傷害別人的善良

3、小美採邊沁的「效益論」。也就是功利主義,採利益觀點,誰對我有好處,才是可以「幫」我的人,也就是把人當「工具」而已使用。

4、「義務論」的康德說:不能把一個人只當作手段來利用,而不同時把他當作目的來尊重。即當你請求他人幫忙時(當工具利用),幫忙結束後即丟棄,而不是真誠的謝謝對方的幫忙(尊重他的人)。

5、亞里斯多德的「德行論」,強調個人道德氣質是經由培養訓練的,才能成為有道德行為的人。所以小美需要被教導培養道德氣質。

6、事後我會怎麼處理小相的委曲呢?我會告訴小相:你主動幫忙小美的心非常優秀,老師非常肯定你,而世界有你的善良,才會更美好。但是,以後你要知道,有些人對別人的善良不能理解,甚至對你有些不舒服的話,你以後可以選擇離開,但千萬不要怪自己。你可以再繼續幫忙別人,去找到欣賞你善良的人,你就會得到很多「真心朋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欣妏心理師  的頭像
    黃欣妏心理師

    鳥飛魚游兒童潛能發展工作室~黃欣妏資深心理師的部落格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