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npr.org/2023/06/01/1179347910/one-mom-takes-on-youtube-over-deadly-social-media-blackout-challenge

 

Screenshot_20230602_150831_Chrome.png

 

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雖有利於知識的學習與傳播,但不當使用也會奪走很多保貴生命。

近年來有些研究發現, 兒童與青少年沉溺於社交媒體會帶來身心健康問題,包括網路霸凌而自殺、網路詐騙等。其中對青少女帶來較嚴重的問題是:身體不滿意(body dissatisfaction),不當飲食行為(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r ),社交比較(social comparision)、低自尊(low-esteem)等。

更嚴重的事,已發現社交媒體的不當使用,已將兒童青少年暴露於危險中,甚至已奪走他們的生命。

新聞中Annie淚訴她的13歲兒子Griffin,因觀看Youtube影片,進而響應與模仿影片內容主題「 blackout challenge(昏迷挑戰)」 ,而造成窒息死亡。

美國一間非營利組織Erik's Cause的調查發現,有1385名兒童與青少年死於這樣的窒息挑戰活動。其中也包括Erik's Cause創辦人的兒子。Annie表示,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聯合「parents together」團體一起施壓予Youtube公司,不要只重視經濟利益,而沒有提出防範措施:例如:造成違反法律或危害生命安全等監管保護政策

事後,Youtube公司發言人Brittany 表示,已全面移除此類窒息性挑戰活動。但Annie表示這些影片未完全刪除還保留在網站上,仍會繼續抗議。

社交媒體通常發起一些戲劇性的、致命或危險的活動,讓一些人去紀錄自己的極限。而這樣活動為何會吸引大衆去挑戰?因為它會讓一些素人在網路上迅速爆紅,而爭相挑戰。特別是對兒童與青少年而言更有致命吸引力。

因為從青少年身心發展及社會現象發現:

一、對我而言青少年時期的少男、少女是最最最難搞的階段,因「情緒風暴期」、「大腦杏仁核風暴」,加上特有的「青少年自我中心」(Elkind, 1967)所發展出來,其特徵有四:

1. 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他們深信自己的一舉一動,是眾人注意的焦點,所以就想要嘗試製,窒息挑戰,假想自己被衆人矚目。

2. 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即認為自己獨特且唯一,永遠不敗,如同鋼鐵人。Ex:這些網路挑戰雖已死很多 人,但那一定不是我。

3.明顯偽善:他們認為不需要遵守任何規範(包括社會、學校、家裡),他們希望自己是與眾不同。Ex:雖知道做出窒息挑戰有死亡率,但卻不想理會。

4.假裝愚蠢:常做出幼稚且卻經常導致失敗的事。例如:拿出繩子勒自己,最後導致死亡。

5、另外,兒青的重要他人或參考團體,已從父母變成同儕團體,所以會看重同儕團體評價,及屈服於團體壓力而做出可能非本意行為。

二、社會心理來看

  Asch的從眾實驗(conformity experiments)1956年進行的一次非常經典的關於從眾現象的實驗。因受於團體壓力影響而選擇與大家一致的錯誤意見。所以當大家都做了窒息挑戰,自己就會盲從,而選擇跟大家一樣傷害自己。

三、社會學來看

慣性收視行為,在1950年代,心理學家發現的消費習慣。指慣性消費模式對本地電視業的影響與價值。

此消費慣性以延伸至網路媒體,例如tiktok,Youtube 等。而收視行為源自於從眾、經驗。如由明星帶起的宣傳效果、親朋戚友及社會的互相感染等。

因此,在這網路發達的年代,我有兩點建議:

1,身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公司都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建立社交媒體的安全保護機制,而非只看利益收入。

2,父母責任則需監控與限制兒青觀看節目的內容與形式。若收看暴力或危險內容,需再三強調不可模仿及相關行為後果與法律問題。

目前台灣還沒有發生這些憾事,希望能借鏡這些社會現象,提早預防。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