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養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s://youtu.be/uoCPiGd4p-Q

Screenshot_20230713_132836_Facebook.png

 

影片來源:NAPCAN

這影片出現的家庭狀態有:
1、繁忙工作父親,而疏忽照顧兒童;
2、情緒失控母親(情緒性謾罵);
3、自私無同理心的父親(撞到了不理會、亂丟垃圾、罵洗衣店老闆);
4、酗酒母親;
5、家暴父親;
6、虐待動物父親。
反應目前,很多兒童生活在失功能、及有情緒或肢體暴力家庭環境下長大的處境。

每次看到這羣孩子內化其家庭模式,而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前來諮商時,都替他們感到難過。因為他們是非戰之罪,孩子們沒有機會看到與經歷到,有愛與功能的家庭,只生長在肢體或情緒暴力與失能的家庭。促使或引誘他們走向崎嶇之路。

我個人認為要來接受治療的其實是父母,但他們的參與度實在太低。大多以工作為藉口,或覺得不重要、不需改變等理由,拒絕或逃避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教育責任。

父母只看到麻煩、闖禍的孩子,且否認跟自己有決大部分關係。只希望你們(心理師)把他們修好、改正就好,千萬不要麻煩到我們(父母)。

父母普遍認為我都出錢了,就是代表愛你,你這不聽話的孩子應該要感恩,趕緊給我「正常點」。

殊不知,讓孩子走進泥沼無法自拔的就是父母,但卻拒絕改變與承擔責任。

因此我每次進行兒童遊療時,都希望父母一起加入治療計畫,協助兒童回歸正常生活與功能。

兒童的治療計畫非你(家長)不可。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心理治療從事16年來,每年越來越頻繁的被老師們,家長們問,為何小孩情緒行為問題越嚴重,人數越多?我們都有「溝通」但都無效?
 
其實無效的主要的3個原因。1:父母陪伴孩子時間變少。2:父母教養孩子品質出現現代化議題及揠苗助長問題。3:沒有明確界限與規範及帶來的後果行為。
 
孩子在成長過程,的確需要嚐試錯誤(trial-and-error )練習才會進步,而在這過程中家長還是需要給予規範和界限能力,不是「號稱美式教育」及「他還小沒關係」,這兩個價值觀就會讓孩子的情緒與行為無限放大。最後,長大變學校及社會問題,殃及他人。
 
當小孩做「不對行為時」(違反社會法律行為),例如:打人,駡人,取笑別人,霸凌別人、破壞東西等,都需要被規範與懲處,孩子的行為及情緒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因為家長代表法律前身,示範未來遵守法律秩序的能力。如果沒有從幼兒開始練習,未來孩子困難接受社會秩序規範能力。
 
當孩子做「不對行為」時,家長可以怎麼處理?
 
使用5步驟及原則來處理孩子不適當行為。
1、父母說話需低跟沈穩。
2、同理並回應負面情緒。
3、堅定維持界限(懲處)。
4、替代行為:告訴孩子下次如何做比較好。
5、處罰一致性:重申預告下次行為再犯,會再罰站。
 
例如:不可以取笑及搶同學玩具,等下你要去罰站,為自己行為負責且反省。下次,如果再出現這樣行為會再繼續處罰。想玩同學玩具可用說的「可以借我嗎?」如果,同學不想借你沒關係,玩別的。就是不能破壞跟搶別人的玩具。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105_201925.jpg

 
在兒童心理治療中,很常遇到當父母管教孩子時孩子會說討厭父母的話。當然我也不例外。
 
當兒子Q(3歲)因玩玩具而挫折地生氣亂摔,亂丟玩具時,我會用低跟沈穩的口氣告訴他,請他去罰站。兒子Q在罰站時通常會哭著生氣的說:我討厭麻麻,我討厭麻麻……嗚……嗚。我生氣你。我討厭妳,妳聽到嗎?
 
當小孩這樣說時,家長不用急著生氣駡小孩,也不用難過,害怕小孩「討厭」自己,或有罪惡感。
 
從兒童發展來說,此時的幼兒在Freud的「本我id」階段,喜歡及討厭都依照人性本能「趨樂避苦」原則,即趨向快樂,逃避痛苦。所以兒子Q說的討厭是會「處罰我的媽媽」,不是討厭「媽媽這個人」,所以家長們不需要難過和傷心。
 
那需要如何回應呢?用同理心方式回應
 
我會回應兒子Q:我知道你生氣媽媽處罰你,所以討厭我。但還是要接受處罰。1
 
孩子說幾次,我就說幾次。
 
讓孩子了解媽媽媽會接納他負面情緒,但不會接受他不對行為。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90108_182326_HDR.jpg

 
近年來幼兒園或父母對「幼兒應該分享」的教育或價值觀,我覺得有些不適當,除了造成幼兒不明困惑及不明就理,當然長大後也對自我概念或價值觀產生混淆。
 
小雅4歲中班,媽媽陳述,老師說星期三是玩具日,可以帶玩具去學校分享,要「教」孩子 「分享」及「同理心」。但每次小雅玩回來大部份時候是不開心的,我也開始困擾,因為有時玩具被小朋友弄壞;有時是帶心愛的玩具不想借人;有時出門挑玩具也很久,說這某同學也有所以不想帶;有時看到自己沒有的玩具也想有,就會盧,然後就開始羨慕別人的玩具。雖然很認真教小孩不比較,但時間久了,隱約也感受小孩有比較及討好的概念。
 
小其小學2年級,媽媽說小其會常跟我要糖果餅乾去學校分享給同學。而且鉛筆,橡皮擦也會借同學,但都沒有還回來,我剛開始不疑有它,想說會分享跟借同學是好事,也只是小錢,所以就不覺得怎樣。但老師近日跟我說,小其的人際互動不佳,常被小朋友告狀破壞遊戲,說話不好聽,所以較少小朋友跟他玩。我後來問小其,小其說他們的會問我有沒有帶東西來,不然就不跟我玩。看起來小其從「分享」變成「利益交換」了。這樣的例子,在我執業生涯裡屢見不鮮。
 
不知何時開始,幼兒教育多了一項「帶玩具教分享」。老實說我也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從哪個心理學理論來。首先,「為何是要帶玩具才能教分享」,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分享」概念嗎?第二:「應該」分享,這件事就「違反人權及心理發展」,「分享」是認知及道德發展到成熟階段,加上經濟狀態與人際親疏關係考量下,表現出自發性的行為,而不是規定。且分享的結果理應是創造彼此之間的最大的快樂,而非焦慮。
 
舉個例子:若老闆也希望員工學分享,增加人際關係及學同理心,請員工特定日開車或帶手機來分享,這樣不知是讓員工學到分享還是增加焦慮?例如:我家沒車怎麼辦?我只是國產車?我手機太舊了,會丟臉嗎?我手機不想給人碰,可以嗎?這樣的心理感受我們有,小孩也會有,也會想問老闆,這樣「分享」的意義在哪兒?
 
幼兒園孩子的孩子道德發還在「避罰服從,利己享樂」,所以做的每件事,都會遵守這2個原則。老師說帶玩具就只好帶玩具(避罰服從),我帶的玩具只圖利自己玩樂,除非你的玩具更是我想要的(利己享樂),但就不小變「利益交換」了,如同小其。
 
就若我家經濟狀況不允許買很多玩具,甚至沒玩具,每次我都帶同一個或沒帶,同學、老師會笑我嗎?看到同學每次都帶不同玩具,其他小朋友就跟他玩,好嫉妒也好羨慕,漸漸就會從「分享」變質成「交換利益」,利用酷炫玩具交朋友得到友情。
 
就如果臉書功能一樣,是「分享」生活還是「炫耀」生活?大人們都迷失在「偽裝的分享」裡何況是孩子。
 
「分享玩具」這是學到「同理心」還是「焦慮」?是學到「分享」還是「炫耀」?亦或者變質成「利益交換」?
 
「分享」是一個複雜的道德觀,對心智發展不成熟的幼兒來說,需要小心處理。當然最好學會「分享」是父母或師長的「身教」,在平日的生活教育與價值觀中理解及澄清,而非一種「演戲或課程」。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820_113108.jpg

幾年前我在跟一個小四男童在進行兒童遊戲治療時,當時因行為及情緒不適當由父母帶來。雖已過了多年,那次的治療我仍記憶猶新,因為當時個案一進遊戲室就氣pu pu說:我氣死了,今天被老師罵。
我問:你做了什麼事嗎?
個案:沒有啊!我只是寫錯一題而已!
我:可以多說一點發生什麼事?
個案:今天考試有個題目問,如果全家人吃飯時,應該由誰先開動,選項有長輩、自己與兄姊。我就選自己,老師說沒有禮貌要選長輩,我說在家我都是先吃的啊,哪裡錯了!!
 
再者,又再約七、八年前,我跟一個大二男生進行諮商,那次諮商我印象很深是在酷熱暑假,這大二生說自己想休學,因為不常去上課,而且考試沒過,不想念了。
我問:那平常你都在做什麼事,忙到沒去上課?
個案:就打電動啊!
我問:那父母沒管你嗎?
個案:他們都在上班啊,他們有叫我去打工,但我覺得外面太熱不想去,只想在家吹冷氣。
 
(先前對付父母了解知其父母了解都是工人,很辛苦工作,但從小捨不得小孩跟自己一樣,所以都不讓他幫忙。)
 
在兒童或青少年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我常遇到很多父母、師長跟我說,孩子如上述所說較自我中心、自我、好吃懶做,同理心或社會道德及主動負責能力薄弱,不知該怎麼辦?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常看到父母對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很重視,常花錢報名上一些情緒相關課程或買許多情緒、同理心,學幫忙等書籍給孩子,以為孩子就「應該會」有同理心或生活道德及自動自發能力,但小孩不是機器人,只要拿繪本故事或其他相關的情緒書籍念給小孩聽(input),他們「應該」就會照本宣科的使用或「出現」同理心表達(output)。所以當你感嘆孩子怎麼比較自我中心,不為他人着想時,首先要做的事,問問自己有做同理心或道德及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負責能力的身教嗎?
 
身為父母最好就應從孩子2歲開始,慢慢將此概念一點一滴在教養的過程中,不斷地「先回應」孩子的情緒或「先示範」情緒的表達,或示範社會道德行為,例如什麼叫排隊、禮讓、尊重、家事幫忙等行為,如此日積月纍的身教示範,小孩才能每天耳濡目染,逐漸了解並表達其同理心或自主負責及社會道德能力。
 
家事的訓練就是教導孩子主動,自我負責最好的訓練,
孩子從小知道自己的食、衣、住,本來就不是不勞而獲的,都是辛苦後才得來生活,若幫忙過頭或只是認為只要買了書,花錢送小孩去上課,就可培養其同理心,主動負責或社會道德能力,而不是從身教開始,那最後只好委屈父母自己辛苦一輩子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905_094755.jpg

 

最近受邀至桃園忠義基金會帶領收出養兒童20200905_094752.jpg母一系列工作坊及團體「有愛的地方就是家」,再兒童治療領域中,除了自費,家暴/性侵,監護權/離異官司外,安置機構,收出養兒童的身心健康或心理治療也是我最常遇到,因為養父母的親子關係影響孩子身世告知的自我價值及存在議題,需要更謹慎小心看待,你們的愛不要變成礙。

#愛孩子不要棄養孩子
#不要用同情心領養孩子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親子遊戲治療

熱門文章推薦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ceived_1762896977059021.jpeg

很開心受邀至國泰綜合醫院早療中心,與父母談談如何將你們的「愛」變成「礙」

有興趣的人可在6/3 下午14:00至國泰醫院見面哦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