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DHD治療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藝術台 品格教育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小華媽媽自小教養的過程,其實有4點是不正確的

 

 

1、當兒童做不對行為後,沒有任何行為結果的處罰

       即從Bandura的實驗結果已証明,「不對行為被保留的原因來自沒有當的懲處」。而用「好好說」其實不是適當的處

       罰,就像實驗結果的第二組。

 

      例如:當一個成人酒駕,如果警察只用「好好說」沒有做任何法律處罰,那麼酒駕的人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2、父母的行為規範及教養態度不一致

      到目前為止,大部份的父母仍用古時候的方法,即用所謂「黑白臉」來教育兒童。這是錯誤的方法。

      因為除了造成兒童的認知混淆外,因為不知如何遵守規範,其次依家族治療概念來說,會造成家庭份子情的分裂,討好

      或聯合其中一個母(父),去對抗另一個父(母)。

 

     例如:以成人比喻。當一個員工同時有2個主管時,一個主管較鬆散,對員工遲到、早退、無工作效率等規範較無所謂,而

                另一主管較為嚴謹,遵守規範要求員工上班準時,及工作績效。那麼以員工的心態而言,一定會覺得較鬆散的主管是

                好人,較嚴謹的是壞人,因此討厭他。而員工也不知道,到底遵守規範是不是必需的,而造成認知混淆。

 

3、對兒童的行為及情緒問題一直忽略:

     當兒童一開始出現不對的行為與情緒時,就要很認真的看待。長大不會好,只好越來越難管教。

     因為當初父母沒有規範他或處罰他,他就會認為他的「行為與情緒」是「對的」。久而久之,隨著年紀增長這不對的行為與

     情緒就變成了「習慣」,以後遇到任何事,就會用此方法來因應。

      等到習慣已養成才發現兒童行為越來越乖張時,才要做出處罰。這樣會讓兒童困惑,即「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不行!?」

 

     例如:以食安問題為例,如果出現第一次的食安危險,政府並沒有做出處罰,或正確的規範,而認為這些財團或廠商會自己

                 改進,那麼長久下來當然就會再出現更多的食安問題。

 

4、幫兒童處理善後,讓他學會不負責任。當兒童做不對的行為與情緒時,除了做出處罰外,也要讓他學會去面對這些事

      件。

 

      例如:當他動手打人(罵人)時,父母應陪同兒童親自去跟對方家長與小朋友道歉,而不是出事了,都是父母出面道歉或幫

                  他找各式各樣的理由(不是故意、睡不飽、生病等)這樣只會讓兒童逃避面對他打人的事實。

 

 

面對小華我跟父母花了8個月的時間,除了讓小華接受心理治療外,

還請父母一起配合執行「規範的遵守」與「正確的處罰」,而小華在幾個月後,這些不對的行為與情緒已不再發生。

 

媽媽感動地跟我說:我終於不用再去學校領他。也不用一直被老師、小朋友投訴。

以前我只要看到學校或老師的電話,我都很害怕。其實這幾年我因為他已有憂鬱症,都有吃藥,現在我已經慢慢地不用再吃這些藥了。

 

 

結論:

我認為「正確的處罰」很重要,而且是必需的。原因:

 

1  維持社會與生活秩序

       如果說不能「處罰」,只要靠「好好說」,那麼整個國家與社會安全就會失序。因為每個國家訂的「法律」、公司設

       定「獎懲制度」、學校訂定「校規」都是用來處罰違反規範的人。

 

      例如:政府對酒駕者沒有處罰,那麼有多少人會遵守?上司對員工說,從今天開始對遲到、早退都不用扣錢或加班,那麼

                  有多少人會準時上下班?

 

2  學會承擔責任:

       讓他們學會為自己做不對的事「負責」,也付出做不對事的代價。

 

       例如:今天酒駕開車撞到車或人,除了需要負法律責任,也要對傷者做出賠償。

 

3  父母的規範即社會法律的前身:

       即父母先必需有相同的行為規範與教養態度,一起訂定的規範也需要與社會規範一致,兒童長大了才會「無縫接軌」的

       地遵守法律秩序

 

      例如:當他在學齡前已用打人、破壞東西來表達挫折情緒,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沒關係,不處罰,那麼長大就會繼續

                  用「過去習慣」的「錯誤行為」來表達其挫折情緒,等他長大後再處罰,兒童就會認知錯亂,不能適應,會很生氣

                  的想為什麼小時候可以,現在不行,造成行為規範的斷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  

 

ps:經家長同意,請勿轉載

媽媽帶著4歲的玲玲(化名)來工作室,並指出,玲玲只要生氣、或不順她的意,她就會故意尖叫、咬人、抓人及捏人。

 

 

前幾天,媽媽下班回家就發現,玲玲叫爸爸陪她去公園玩。爸爸告訴她,等吃完飯再去。玲玲就開始生氣,鬼吼鬼叫地丟玩具。全家都是受害者,媽媽指出腰上、手臂上及腿上的咬痕、瘀青給我看。

 

我詢問媽媽,當玲玲做出這樣不對的行為時,她都怎麼處理?

媽媽說:「我就好好跟她說,叫她不能做這些事,可是她都不聽,我就跟她說,你再這樣做,我叫大家(爸爸、奶奶及姊姊)都不要理你了!」

玲玲反而更生氣,就走過來捏她,讓媽媽直搖頭說:「我真的沒辦法了!我很怕她去幼稚園也會這樣打人!」

 

我了解媽媽的無助及挫敗感後,請媽媽至單面鏡後面,學習如何做同理與設限。

 

我帶玲玲進入治療室,玲玲在玩的過程中,的確常會故意用小積木與球丟我、拿彩色筆畫地板等。我用低沉且堅定的語氣跟玲玲說:「當我不要你做這些事情時,你很生氣,你不喜歡被別人規範,你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我,你在生氣。」我藉此表達對玲玲的同理

 

不過,我接下來告訴她:「小積木與球不是拿來丟人的,是拿來玩的,如果你想丟,可以丟向不倒翁;彩色筆不是拿來畫在地板上,你可以畫在圖畫紙上。」這是我告訴她的設限與選擇(圖)

 

同時我告訴她:「如果你再拿這些東西丟人,或將彩色筆畫在地板上,我禁止你的遊戲時間10分鐘(剝奪式處罰),並會讓你站在角落10分鐘(施予性處罰)。」我告知她行為後果(處罰)

 

治療結束後,我向媽媽解釋:「過去你不適當的方法,例如:用關係威脅(邀請全家人不理她),會讓玲玲感到害怕被拋棄,反而更生氣。」

 

因此我請媽媽將剛才觀察到的「設限」 、「同理」及「行為後果(處罰)」的方式,回家練習這樣做。

 

往後幾個月的治療過程中,玲玲用尖叫與丟東西來表達生氣的頻率越來越少。幾個月後,媽媽說:「她現在不會再亂發脾氣,也學會等待與行為控制。」

 

媽媽還開玩笑地說:「我們家的人終於不再被『家暴』了,『小暴龍』終於消失了。」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7837自由時報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班的俊俊在等待區的椅子與桌子間跳來跳去,玩飲水機,將水弄得到處都是,

當父母制止或抱住他時,俊俊就喊叫,爺爺、奶奶忙得七手八腳安撫。

俊俊的父母難過地說:「俊俊就讀的幼稚園希望我們轉學,他無法遵守規範、坐不住、不睡午覺,常跟同學吵架,甚至出手打人,有一次抓傷同學的臉,幾乎每天去接他都有老師與小朋友告狀。」

一天俊俊問我:「我是不是壞小孩?小朋友說我很討厭,他們都不跟我玩!」

他媽媽說:「醫生診斷為過動症,需要吃藥。俊俊為什麼會這樣?是家教的問題嗎?吃藥會好嗎?我該怎麼辦?」

治療過動兒之前,首先需安撫父母焦慮、自責、愧疚感及澄清對過動症的迷思,

因為治療過動兒需要一段漫長的路,且須與父母達到共識與配合,才會有最佳的效果。

大部分人將過動症的行為缺失視為道德缺陷,其實過動症是大腦前額葉活動低落的現象,

需藉由神經興奮劑(利他能、專思達)來刺激前額葉,讓大腦鎮靜下來

前額葉就像是大腦的煞車系統,掌管衝動控制力、判斷力與注意力,一旦前額葉功能出現問題,

就如同失控的車子橫衝直撞。治療過動兒,有時是需要藥物的。

但若只靠藥物治療,過動兒並未學到自我控制的方法,因此需要心理治療協助,教導他們如何學習遵守規範、人際互動技巧及情緒管理的能力。

教導父母正確的親職教養技巧也很重要,以協助他們擺脫挫折感。

 

 


步驟一、定義哪些行為符合規範,哪些不是。

步驟二、向孩子具體表達你的規定與期望。

步驟三、當孩子做出符合規範的行為,就給予獎勵。

步驟四、當孩子違反規定時,須陳述事件,且不帶情緒給予明確處置,讓孩子了解處罰的是行為而非人格,才不會誤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