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190108_182326_HDR.jpg

 
近年來幼兒園或父母對「幼兒應該分享」的教育或價值觀,我覺得有些不適當,除了造成幼兒不明困惑及不明就理,當然長大後也對自我概念或價值觀產生混淆。
 
小雅4歲中班,媽媽陳述,老師說星期三是玩具日,可以帶玩具去學校分享,要「教」孩子 「分享」及「同理心」。但每次小雅玩回來大部份時候是不開心的,我也開始困擾,因為有時玩具被小朋友弄壞;有時是帶心愛的玩具不想借人;有時出門挑玩具也很久,說這某同學也有所以不想帶;有時看到自己沒有的玩具也想有,就會盧,然後就開始羨慕別人的玩具。雖然很認真教小孩不比較,但時間久了,隱約也感受小孩有比較及討好的概念。
 
小其小學2年級,媽媽說小其會常跟我要糖果餅乾去學校分享給同學。而且鉛筆,橡皮擦也會借同學,但都沒有還回來,我剛開始不疑有它,想說會分享跟借同學是好事,也只是小錢,所以就不覺得怎樣。但老師近日跟我說,小其的人際互動不佳,常被小朋友告狀破壞遊戲,說話不好聽,所以較少小朋友跟他玩。我後來問小其,小其說他們的會問我有沒有帶東西來,不然就不跟我玩。看起來小其從「分享」變成「利益交換」了。這樣的例子,在我執業生涯裡屢見不鮮。
 
不知何時開始,幼兒教育多了一項「帶玩具教分享」。老實說我也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從哪個心理學理論來。首先,「為何是要帶玩具才能教分享」,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分享」概念嗎?第二:「應該」分享,這件事就「違反人權及心理發展」,「分享」是認知及道德發展到成熟階段,加上經濟狀態與人際親疏關係考量下,表現出自發性的行為,而不是規定。且分享的結果理應是創造彼此之間的最大的快樂,而非焦慮。
 
舉個例子:若老闆也希望員工學分享,增加人際關係及學同理心,請員工特定日開車或帶手機來分享,這樣不知是讓員工學到分享還是增加焦慮?例如:我家沒車怎麼辦?我只是國產車?我手機太舊了,會丟臉嗎?我手機不想給人碰,可以嗎?這樣的心理感受我們有,小孩也會有,也會想問老闆,這樣「分享」的意義在哪兒?
 
幼兒園孩子的孩子道德發還在「避罰服從,利己享樂」,所以做的每件事,都會遵守這2個原則。老師說帶玩具就只好帶玩具(避罰服從),我帶的玩具只圖利自己玩樂,除非你的玩具更是我想要的(利己享樂),但就不小變「利益交換」了,如同小其。
 
就若我家經濟狀況不允許買很多玩具,甚至沒玩具,每次我都帶同一個或沒帶,同學、老師會笑我嗎?看到同學每次都帶不同玩具,其他小朋友就跟他玩,好嫉妒也好羨慕,漸漸就會從「分享」變質成「交換利益」,利用酷炫玩具交朋友得到友情。
 
就如果臉書功能一樣,是「分享」生活還是「炫耀」生活?大人們都迷失在「偽裝的分享」裡何況是孩子。
 
「分享玩具」這是學到「同理心」還是「焦慮」?是學到「分享」還是「炫耀」?亦或者變質成「利益交換」?
 
「分享」是一個複雜的道德觀,對心智發展不成熟的幼兒來說,需要小心處理。當然最好學會「分享」是父母或師長的「身教」,在平日的生活教育與價值觀中理解及澄清,而非一種「演戲或課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欣妏心理師  的頭像
    黃欣妏心理師

    鳥飛魚游兒童潛能發展工作室~黃欣妏資深心理師的部落格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