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照片經家長授權,請勿轉載
我的答案:有的。而且很重要。
家長最常問的是,我的小孩很依賴、很懶散,怎麼叫也叫不聽,或是常用哭、鬧、喊、叫來表達他的不願意,怎麼辦?
其實兒童這些情緒或人格特質,並不是幾天養成的,而是自幼兒時期,約1歲多開始由環境(主要照顧者)與自己(先天氣質)交互作用形成的,長期下來累積而成。也就是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從Erikson的兒童心理社會發展論中提到,發展階段都有其主要任務,若發展不順利(剝奪或干預),皆會產生危機,然後就影響到下一個階段。
案例:
小英今年5歲半,家長帶他來找我時說:她已經會自己穿鞋、襪,自己吃飯、擤鼻涕等,可是她都不自己做,都一定要我們幫。不自己收玩具,叫她自己收,她就會魯我們,叫我們一起收。最誇張的是還要叫我們一直抱她,不下來走。規範她一些不對的行為,她總是哭鬧說要回去找爺爺、奶奶。我詢問家長個案的發展史,家長因為兩個人都要工作,小英自小由南部的奶奶、爺爺帶大到5歲,才把她接回來讀幼稚園。而爺爺、奶奶從小帶她時,就真的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抱在手裡長大,什麼都幫她用的好好的。小英最近還說,討厭我們(爸爸、媽媽)。讓父母很挫折。
就Erikson的兒童發展任務發現
|
發展任務與危機 |
發展順利 |
發展障礙 |
1-3(幼兒期) |
自主行動(自律)與與羞怯懷疑(害羞) |
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
3-6(學齡前兒童期)
|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
主動好奇,學會有責任感 |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
6-11(學齡兒童期) |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
關鍵期的訓練:切勿干預及剝奪兒童的學習
一、1-3歲的兒童:會需要做初步的生活自理訓練(這個很重要),例如:自己吃飯、喝水、穿鞋、走路、幫忙做簡單的家事,幫媽媽拿東西、塗鴉、要求收玩具。這些生活自理及遊戲的訓練是讓兒童有能力感,有自我控制感,一但被剝奪或干預,就開始習慣別人幫自己做,行為就變得越來越「懶散」、「缺乏自信」。而小英在此時因被爺爺、奶奶的「寵愛」下被剝奪其發展能力。
二、3-6歲發展階段:開始規範訓練(收東西、社會規範的約束)、正確表達自己情緒(用口語表達而非哭鬧喊叫)、主動探索與嘗試新奇、有趣的事物,並做嘗試錯誤學習。而小英到了現在(5歲半),當然就更畏懼退縮,不敢探索、無法自主完成生活能力,變得相當「依賴」,都要人家幫她完成。而過去的寵愛,讓小英習慣不被規範與約束,自然就不會聽父母的教導。
然而,小英家長接回家後重新訓練其發展能力感到相當不適應,因為已「習慣」被伺候,所以小英才想回到那個當「小霸王」、「小公主」的地盤---爺爺、奶奶家。才會說討厭爸爸、媽媽的話。
爾後,我再教導小英的家長,如何開始從新訓練小英的自信、主動、責任感,彌補過去的發展不順利留下的「後遺症」,讓小英在學齡後的社會心理發展更為順利,以避免依賴、懶散的習慣帶到學齡期(6-12歲),而導致學習與人際的被動,讓小英更為挫折感,而導致自卑、自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