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俊俊在等待區的椅子與桌子間跳來跳去,玩飲水機,將水弄得到處都是,

當父母制止或抱住他時,俊俊就喊叫,爺爺、奶奶忙得七手八腳安撫。

俊俊的父母難過地說:「俊俊就讀的幼稚園希望我們轉學,他無法遵守規範、坐不住、不睡午覺,常跟同學吵架,甚至出手打人,有一次抓傷同學的臉,幾乎每天去接他都有老師與小朋友告狀。」

一天俊俊問我:「我是不是壞小孩?小朋友說我很討厭,他們都不跟我玩!」

他媽媽說:「醫生診斷為過動症,需要吃藥。俊俊為什麼會這樣?是家教的問題嗎?吃藥會好嗎?我該怎麼辦?」

治療過動兒之前,首先需安撫父母焦慮、自責、愧疚感及澄清對過動症的迷思,

因為治療過動兒需要一段漫長的路,且須與父母達到共識與配合,才會有最佳的效果。

大部分人將過動症的行為缺失視為道德缺陷,其實過動症是大腦前額葉活動低落的現象,

需藉由神經興奮劑(利他能、專思達)來刺激前額葉,讓大腦鎮靜下來

前額葉就像是大腦的煞車系統,掌管衝動控制力、判斷力與注意力,一旦前額葉功能出現問題,

就如同失控的車子橫衝直撞。治療過動兒,有時是需要藥物的。

但若只靠藥物治療,過動兒並未學到自我控制的方法,因此需要心理治療協助,教導他們如何學習遵守規範、人際互動技巧及情緒管理的能力。

教導父母正確的親職教養技巧也很重要,以協助他們擺脫挫折感。

 

 


步驟一、定義哪些行為符合規範,哪些不是。

步驟二、向孩子具體表達你的規定與期望。

步驟三、當孩子做出符合規範的行為,就給予獎勵。

步驟四、當孩子違反規定時,須陳述事件,且不帶情緒給予明確處置,讓孩子了解處罰的是行為而非人格,才不會誤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arrow
arrow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