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胖虎.jpg

 

心理治療是一件很複顧的心理歷程,不是看幾本書,念幾個心理學理論就能做到,就像老師不懂大雄,也不懂胖虎

個案最常問我:到底要看什麼書,才能幫助自己與別人?

家長問我:我看了很多育兒書,可是都沒有用!怎麼辦?老師,請問有推薦什麼書?

男生問我:心理師有沒有把妹密笈?我都把不到妹!有書看嗎?

女生問我:要怎麼知道男友、老公心理想什麼?有書看嗎?

我都回答:如果看書有用,那有的心理師執照其實也可以丟了,太不專業了。哈哈。

就像我問醫生:請我要生產,請問要怎麼開刀?醫生一定不爽的說:這樣怎麼可能用講的,無法具體。

醫學院學生都知道,不是念完書上的理論,就會幫病人開刀、治療,太難了。因為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書可參考,但沒有人想當白老鼠

我言簡易賅的說什麼是心理治療,跟別人以為的心理治療,有什麼差異?

出自於網路笑話:

老師問大雄:你拿100元請胖虎買飲料30元,請問胖虎應該找你多少錢?

大雄:0元

老師說:你不懂數學,你數學太爛!!

大雄生氣的說:你不懂胖虎!!

胖虎不找錢是心理學

有一個input(給100元) 就一定有對應的output(找70元),這只是數學或是行為主義學。

所以,書局上一定產生很多書名:會有寫三招有效了解一個人,十招改變注意力,如何讓別人愛上的幾招幾式,十招遠離xx等等,或有效育兒書幾招幾式!!有效把妹秘笈幾招?

這些書通常大家會喜歡,因為可以省去理解一個人(不管男女老師)的心理歷程,因為大家都不想花時間去了解或傾聽一個人,只想要享受結果,以為按照步驟就可以有相同的反應或回饋。

因此,當然講心理學理論很容易,談心理治療理論也簡單,背背幾個理論,大家都可以是心理專家,網路上太多,生過小孩的藝人就是教養專家,念完幾本心理學就是心理專家,就是某種程度專業,只能充其量說那是行為主義理解人的方式,忽略身而為人的心理歷程。

所以精神醫學最早以行為治療為主,例如: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或同性戀都以電擊的方式治療(古典制約)做為主要治療方式,較不人道,當然治療效果有限。

 

其實了解一個人就像了解「病毒」一樣困難,因為時時刻刻會改變,會進化,會變成怎麼樣都未知…

醫學專家也需要時間苦思、探索、實驗、理解,共存

要了解「一個人」更需要了解、探索、互動、理解,適應到改變的時間…人太複雜因為有文化因素、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等交互作用

所以,如果你能理解數學與胖虎不能畫上等號。就能了解大雄心理困境。這才是心理治療,先了解困境開始…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約心理治療可掃此QR code

 

黃欣妏督導 資深心理師

 

line:@610ixybm

 

黃欣妏心理師QR code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選擇性緘默症.png

 

媽媽帶小學一年級的小民來。

媽媽主訴「小民從大班開始,在學校就不太說話,在家裡是會跟姐姐吱吱喳喳的。因為他從小就害羞內向,剛開始上幼兒園時,也是哭了半年,後來比較適應沒有再哭,只是比較不愛跟同學玩,老師也覺得不用勉強他,大班開始他都默默的玩,也不太說話,而且也是因為乖啦!所以老師也不覺得怎麼樣,認為長大也許會好,現在一年級開學這麼久了,他在班上也是不說話,讓老師很困擾,也沒有小朋友要跟他玩,就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是什麼「選擇…什麼…默症」。希望他可以在學校跟在家一樣,我就不煩惱。」

 

當我邀請小民進遊戲治療室,小民害羞的看了一下媽媽,躲在媽媽背後,於是我把門打開,請小民站在遊療室門口看一下有沒有喜歡玩的玩具。小民從媽媽背後探頭看一眼,站出來看看,並向我點點頭。於是我跟小民說,等下我們就進去玩,媽媽在門外等你,玩的時間結束會跟你說。小民抬頭看媽媽一眼,媽媽鼓勵小民進去玩玩看,小民想了約3分鐘,點點頭進遊戲間。

 

小民前5次進遊療室玩時,從不回應心理師的話,也甚少跟我有眼神接觸,總是低頭,躲在舞台櫃裡面安靜沉默的玩。每次的遊療我都同理小民一樣的話: 你想藏在裡面玩,不想讓別人看,沒關係,我會在櫃子外面看你。也一直回應小民的非語言訊息。

 

這次進遊療室玩到一半時,小民突然說話了,用不標準的發音說(俗稱臭奶呆):我想出來玩,可以嗎?

 

我:你今天決定不想把自己藏起來,想出來玩。

 

小民害羞笑著說:對。

 

我:你可以決定想玩的地方。

 

於是小民露出靦腆的笑容,將玩具一一的搬出來,邀請我玩。

 

小民:老師,這裡很好玩。我煮麵麵給你吃。

 

我:你想煮麵給我吃。

 

小民:對呀!

 

於是我跟小民有了第一次的人際與口語互動。往後的幾次,小民不再躲在櫃子後面,當我認為跟小民建立信任關係後,

我問小民,你是不是害怕別人笑你說話方式,所以你都不在家裡以外的地方說話?

小民害羞笑笑的點點頭:對呀!他們都會取笑我「臭奶呆」。會問我為什麼我說話這麼奇怪。

 

我:當他們這樣取笑你時,你很難過,也會生氣。所以你覺得上學很辛苦。

 

小民:他們很壞,我不喜歡跟他們玩。

 

我:以前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取笑你嗎?

 

小民:沒有,只有幾個。

 

我:那現在同學呢?

 

小民:不知道,我不想跟他們說話。

 

我:你還是擔心他們會取笑你。

 

小民低頭小聲的說:對。

 

又往後的幾次,小民在遊療室持續跟我吱吱喳喳的說話,玩遊戲。在玩遊戲的過程,小民話越來越多,有時我會適時矯正小民發音,小民也當做在玩,不斷重複又重複的練習,構音也越來越進步。

 

幾個月後,小民在遊療室突然跟我說:老師,今天我交到一個好朋友了。

 

我:恭喜你,找到你喜歡的朋友。

 

小民笑笑說:我會跟他去操場玩

 

我:你可以走出教室玩了,真是勇敢。

 

小民:對呀,小育不會笑我。

 

我:你的意思說,講話的部份嗎?

 

小民:對呀。

 

我:你也勇敢在學校說話了,你很了不起。

 

小民害羞的呵呵呵笑著。

 

又幾個月後,小民可以很有自信在學校慢慢的跟同學建立關係,雖然還是稍微發音不標準,仍有一、二個小孩還是會取笑他,但已不太影響小民願意說話的動機。

 

在成長發展過程,有時會碰到被別人取笑的困境。自信是面對取笑的最好盾牌。當然,如果有學校老師正確的教室管理,幫忙其他同學了解其他發展障礙的孩子,多給予鼓勵,而家長也多規範自己的孩子禁止任何形式的霸凌與嘲笑,減少人際挫折可以更快讓每個孩子願意接納自己的限制。

 

讓每個孩子不要因生理或發展缺限而影響一輩子心理陰影。共勉之。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82ff2a5fc393f345c9f4ca4199953cc.jpg

 

 

 

這也是約10年前的個案。某天下午李爸爸帶着一年級的男孩及大班的女孩來治療室。
 
李爸爸表情靦腆,儀表正常,牽著兩個小孩進來,進門前,我還聽到李爸爸的叮嚀說進來要乖,不要搗蛋(台語)。
 
病例上面寫「schizophrenia急性,31歲」
 
 
李爸爸說(台語):「醫生啊,妳好。社工講叫挖來開講,欸卡好,袂黑白想,啊~毋過我尬憨慢公喂,歹勢厚~」隨即露出純真、憨厚的笑容。
 
我:「李先生你好,我台語袂輪等,歹勢,講國語欸勢袂?(台語)」
 
李爸爸:「欸勢~欸勢……我聽唔(笑)」
 
我:「這兩個小朋友是你的嗎?」
 
李爸爸:「細阿(笑)。來來來,來叫人(台語)~」
 
兩個小孩害羞小聲的說:「阿姨好~」
 
我:「呵呵,好乖喔 ,你們好,我要跟拔拔說一下話,那裡有些玩具,你們先去那裡玩。」
 
小孩眼神看向拔拔,再等等拔拔同意。
 
李爸爸:「恁兩ㄟ先去耍(台語)。」兩個兄妹面露笑容的跑去角落遊戲區玩。
 
我:「你一個人帶2個小孩來這裡很辛苦了欸。社工叫你來公喂,你唔想公啥?」
 
李爸爸:「對阿,不過好加在,怹們金乖。怹們母丫,是越南欸,我倆欵是做工阿人。伊3年前一透早出去工作,就毋知為啥米伊丟跑矣,沒回來。怹們又細漢,我邊工作邊照顧他們,壓力就大欸,睏袂去,後來突然頭腦毋災阿抓,頭痛,怪怪,欸聽到聲音,丟自己黑白講話。我母阿,就帶我去住醫院吃藥阿,我尬我母阿兩欸嘸錢帶囝仔,社工就講先暫時住別位(安罝機構),那時候就捨不得…」
 
說到此處,李爸爸稍微停頓,吸一下鼻子又才繼續說
 
李爸爸:「但是,我又沒工作,又破病,又嘸錢,我母阿也沒辦法照顧他們,所以,我母阿就給他住那邊…。不過,我住一、二個星趣醫院後,有卡好阿,我母阿講:社工講你有按時甲藥阿,才袂黑白想、袂黑白講話,他們才可以回來住。」
 
李爸爸就把眼神看向正在玩的兩個孩子,哥哥也正好看向我們,哥哥說:「阿姨,爸爸很乖啦,阿嫲有叫他吃藥,我想跟爸爸住。」妹妹聽到後,突然哭著說:「我也要跟爸爸住啦!我不要走!你說要帶我去公園玩!」就跑向爸爸抱住他。
 
李爸爸一方面安撫小女兒:「袂啦!袂去遐住啦,呵呵…會啦…等一下就會去公園玩。」
 
一邊靦腆的說:「嘿嘿…是阿,我就為著他兩人,每天按時嚨有甲藥阿…去做工作阿,養他倆欵。他倆人半年前回來住,我丟歡喜款。社工又講,叫我可以來找心理醫生講講款,卡不會黑白想,就發作阿…嘿嘿」
 
 
我帶著微濕的眼神看著這溫馨又可愛的一家人:「歡迎…歡迎來開講,汝就勇敢欵,就愛他們欵,為丟他們擱願意來我講心事。以後,卡常來講話」
 
…………………………………………………………………………………
 
 
看著李爸爸強迫自己與疾病對抗,重新站起來,父兼母職的養育與照顧,獨自己承受另一伴缺席的失落與痛苦,仍無怨無悔
 
「愛」的世界裡,永遠無關學歷、沒有窮苦、無關疾病、也沒有藉口。
 
引用一句話「To the world you may be just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hole world..」
 
 「對於世界,李爸爸只是一個人;但對於孩子,李爸爸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因此李爸爸用愛,克服思覺失調症,學會與之共處,也一肩扛起孩子的家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a414871ac244062a92cc35b951b3e32!1080x1920.jpeg

這也是10幾年前的個案了,記憶依然鮮明,因為那天是9月21日,是個陰雨綿綿的天氣,是921滿10年的時間。
 
那天早上,王女士(化名)進入治療室時,表情冷漠,有些滄桑,儀表正常,穿了較鮮豔的衣服,我跟她打了招呼說聲早,她只是淡淡的點頭,就自己坐下來,眼神飄向遠方。
 
我看了一下病例,重度憂鬱症。這診斷對我已不再陌生,本來我以為能理解這診斷背後所衝擊的生命重量,但事實上……短短幾個字的診斷,都有難以言喻的悲傷。
 
一開始說明心理諮商相關流程及內容後,王女士說完自己的名字、生日後,接著突然飄出輕輕淡淡的聲音說我兩個孩子都死了,我現在是在餐廰廚房當雜工。
 
王女士幽幽地說:「今年是第10年了,那時候我前夫騙我假離婚,說他負債300百萬,怕連累我所以先跟我假離婚,我很相信他,他希望我幫他還錢,於是叫我把小孩放在南投婆婆家,由婆家負責照顧。假離婚後,我一個人隻身在台中專心賺錢,為了幫他還錢跟養小孩錢,我就去當小姐,他說沒關係,那2年我幫他還了約1百萬。」
 
「但之後,他就越來越找不到人,也沒有接我電話,我想要看小孩,婆婆開始不讓我看,我後來很生氣,騎機車去,誰知婆婆說小孩不想看到我,叫我離開,我很難過的求她,最後下跪,還是看不到孩子。我回來就沒什麼力氣賺錢,有時待在套房一天,都在想小孩,那時把賺的錢幾乎都給前夫了,自己也沒留什麼錢,所以打官司爭監護權根本不可能……我後來又騎了好幾次車去找小孩,都一直沒見到,下跪好幾次都一樣看不到,最後她(婆婆)竟然說我是做小姐的,沒有資格看,但做小姐我們假離婚的時候,我前夫早就知道,也說沒關係,先渡過難關要緊。」
 
「沒想到,後來也都看不到了……」
 
「他們家是透天厝,921那天聽他們說兩個小孩在一樓日式房間內睡覺,前夫不在家,婆婆在樓上,房子震垮,後來兩個女兒都壓死了,一個大班,一個小班。 」
 
「連想買兩套新的漂亮的衣服跟鞋子燒給她們,都沒有錢,我是失敗的媽媽,後來只買了餅乾去看她們……每年今天我都會穿亮亮的衣服想她們。」
 
王女士說的輕描淡寫,不帶情緒,而我聽完已淚兩行。擦完眼淚,我凝視她的眼睛,嘴巴打不開,我只能用我雙手緊緊握住她,給予我想表達無聲的力量與支持。
 
王女士眼神從飄渺到跟我對視,她笑了一下說:妳是我第一個說完,沒問我為何沒哭的心理醫生。
 
我:看着妳眼睛,我看不到悲傷的盡頭……妳用妳的方式思念孩子。我只想跟你說:我知道妳10年來活的很辛苦。我相信你是百分百愛孩子的好媽媽,女兒們也一定愛妳。
 
王女士流下眼淚也讓我再次流下……
 
 
 
在16年的執業生涯中,我想說的是「在悲傷面前我不是專家,我只是一個人」
 
悲傷是藏在心裡說不出的痛,需要時間的代謝,不是表面的安慰,更不是施捨的同情。它也許無聲無息、它也許撕心裂肺、它也許冷漠無情、更也許談笑風生。悲痛的樣貌因人而異,沒有「應該有」的樣子。
 
最常有人問我「需要多久?」
 
我的答案:沒有期限,也不需有期限,因為它終將會變成生命的過程與一部份。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6051174-2753710689_wn.jpg

Your are in your time zone

在心理治療裡走了16年,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生命,大部份都寫有關孩子的故事,甚少寫有關青少年後的故事,因為那些故事血淋淋又灰暗,每談一次都要有極大的心理能量。

那些青少年/青少女/ 成人男女,都再跟自己的生命搏鬥,每次我陪伴他們的旅程都很驚心動魄,因此,每個來談的人,尤其是兒童/junior,都要更小心謹慎對待,才有可能讓他們活下去的勇氣。

這是我13年前的個案,至今記憶深刻。

當這女孩第一次走進治療室時,我從她的外表就感到對生命無望的感覺,她倆眼空洞,雙頰凹陷,面容死白,但仍看得出是小美女,骨瘦如柴的飄進來。看了一下資料才19歲,患有憂鬱及厭食症,我認真的驚嚇了。

她自顧自坐下,有氣無力的說:我媽叫我來。就開始沈默地頭無語。我試圖引導、同理、詢問,她怎樣都不開口。直到我說,我可以看看你的手臂嗎?她才抬頭看我一眼,瞬間流下眼淚,緩緩拉開兩隻手的袖子,印入眼簾的是滿滿的割痕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有不同工具留下來的割痕。當時的我31歲,剛當心理師3年,這衝擊還來不及消化,我的眼框也濕了,我心想發生什麼事讓一個花漾年華的孩子,變成自殘的穿線木偶。

我:這些傷痕有好多生氣,痛苦與難過我能理解,你願意說嗎?

女孩突然哭得更大聲,大哭約10分鐘後,終於緩緩說:我恨死我父母,他們都不讓我念自己想要的系,自己喜歡做的事,跟他們吵了好久,我累了,想死了,我故意餓死自己不吃飯,他們帶我去強制住院,反正沒差,到哪裡都一樣了。

我:妳想結束生命來抗議你父母對妳的不理解與控制。

女孩:對,只有妳懂我的感覺,以前那些人……算了。大學這次第2間,說不定明年還要轉,因為我父母希望我念他們的科系。我從小功課還不錯,xx女中畢業,我對藝術,中文很喜歡,但他們叫我念理組,雖然我第二類分數也不錯,但我就是不喜歡,太無聊了。我後來不管他們考上xx大學美術系,他們叫我轉系或轉學念理工組才能有好工作,我被逼轉學後,我無法專心念書,只有自殘才讓我解放,最近又感到自殘沒感覺了,所以換個方式餓自己好了。他們從小安排我學什麼才藝,補習,我只要不願意,就說不可以,為我將來好……泣。

我:我看到你是漂亮有主見的人,外加不小心功課太好,讓父母巴不得把你培養成他們心中完美女兒~

女孩破涕為笑:「不小心功課好」,真的欸,老師妳也真好笑。

未來的幾次,女孩還有每週來一次固定諮商,10次後女孩說驕傲的跟我說,她至少這2個月來已沒有再傷害自己,但以後我也不能來諮商,我爸媽叫我再轉學試試,所以我要休學回家了,這次他們終於同意讓我念自己想念的,但這幾年渾渾噩噩,住院、吃藥,我好像又不知我想要念什麼,可能要回去想想。

最後看着這年輕女孩又燃起生命希望,眼框又微濕了。

 

最後放上一段來自一位佚名作者寫的詩:

You are in your time zone/每個人走在自己的時區。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後活到90歲。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依然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時也有人已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歐巴馬55歲就退休,
Obama retires at 55,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輕鬆。
So, RELAX.

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LATE.

你沒有領先。
You’re not EARLY.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martSelect_20220124-094754_Chrome.jpg

 
遊戲治療的一小時中,前40分鍾給小孩進行遊戲治療,後20分給家長,心理師會根據每次觀察評估後跟家長討論及說明治療方向,因為沒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家庭環境,內在心理議題都不同,而且孩子的語言及認知發展又受限,若草率的給與評估,治療與建議,則會讓孩子更受傷,增加不被了解的誤會。
 
所以進入遊戲治療時需要一些時間(至少12次)去了解需要幫忙孩子的部份,或也教家長怎麽回家處理孩子,或教家長教養方式,或有可能改變更適合孩子的方式,或解答家長回家嘗試後教養疑惑跟困境,最好是父母一起改變一起幫孩子,孩子才會有所改變與成長。
 
 
另外,當有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建立起來後,我才會開始進入人際技巧、人際關係及認知或注意力訓練,以減少挫折感。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1/20

1642741128967.jpg

1642741128942.jpg

1642741128911.jpg

20220120_143510.jpg

很開心又到學校可以跟各位老師們聊聊孩子,

這次的主題針對過動ADHD孩子為主,

跟這樣的孩子互動了10年以上,至今少說有上百個孩子,

因此透過這10年多的臨床治療經驗,讓教師們重新認識ADHD,

談談治療與迷思跟偏見。

 

有興趣了解的其他夥伴可以詢問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心理治療從事16年來,每年越來越頻繁的被老師們,家長們問,為何小孩情緒行為問題越嚴重,人數越多?我們都有「溝通」但都無效?
 
其實無效的主要的3個原因。1:父母陪伴孩子時間變少。2:父母教養孩子品質出現現代化議題及揠苗助長問題。3:沒有明確界限與規範及帶來的後果行為。
 
孩子在成長過程,的確需要嚐試錯誤(trial-and-error )練習才會進步,而在這過程中家長還是需要給予規範和界限能力,不是「號稱美式教育」及「他還小沒關係」,這兩個價值觀就會讓孩子的情緒與行為無限放大。最後,長大變學校及社會問題,殃及他人。
 
當小孩做「不對行為時」(違反社會法律行為),例如:打人,駡人,取笑別人,霸凌別人、破壞東西等,都需要被規範與懲處,孩子的行為及情緒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因為家長代表法律前身,示範未來遵守法律秩序的能力。如果沒有從幼兒開始練習,未來孩子困難接受社會秩序規範能力。
 
當孩子做「不對行為」時,家長可以怎麼處理?
 
使用5步驟及原則來處理孩子不適當行為。
1、父母說話需低跟沈穩。
2、同理並回應負面情緒。
3、堅定維持界限(懲處)。
4、替代行為:告訴孩子下次如何做比較好。
5、處罰一致性:重申預告下次行為再犯,會再罰站。
 
例如:不可以取笑及搶同學玩具,等下你要去罰站,為自己行為負責且反省。下次,如果再出現這樣行為會再繼續處罰。想玩同學玩具可用說的「可以借我嗎?」如果,同學不想借你沒關係,玩別的。就是不能破壞跟搶別人的玩具。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105_201925.jpg

 
在兒童心理治療中,很常遇到當父母管教孩子時孩子會說討厭父母的話。當然我也不例外。
 
當兒子Q(3歲)因玩玩具而挫折地生氣亂摔,亂丟玩具時,我會用低跟沈穩的口氣告訴他,請他去罰站。兒子Q在罰站時通常會哭著生氣的說:我討厭麻麻,我討厭麻麻……嗚……嗚。我生氣你。我討厭妳,妳聽到嗎?
 
當小孩這樣說時,家長不用急著生氣駡小孩,也不用難過,害怕小孩「討厭」自己,或有罪惡感。
 
從兒童發展來說,此時的幼兒在Freud的「本我id」階段,喜歡及討厭都依照人性本能「趨樂避苦」原則,即趨向快樂,逃避痛苦。所以兒子Q說的討厭是會「處罰我的媽媽」,不是討厭「媽媽這個人」,所以家長們不需要難過和傷心。
 
那需要如何回應呢?用同理心方式回應
 
我會回應兒子Q:我知道你生氣媽媽處罰你,所以討厭我。但還是要接受處罰。1
 
孩子說幾次,我就說幾次。
 
讓孩子了解媽媽媽會接納他負面情緒,但不會接受他不對行為。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