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體驗與我真實的生活

 

先生一直說想帶兒子花錢體驗職業遊戲。

被我一口拒絕,因為那是假像。在我工作經驗中觀察發現,這讓兒童誤會工作是遊戲,不了解工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所以我堅持兒子都親自做「真的工作」,不是「體驗」。例如:洗家裡真的車、洗家裡廁所、拖地掃地、洗真窗戶等。


小玲9歲,從小在夜市幫忙家裡作小吃生氣。要洗碗、擦桌、點菜等雜事。她很喜歡來諮商,因為可以好好休息,及玩玩具,這是她沒有的人生體驗。小玲跟同齡小孩比,很有禮貌也容易感到快樂。

小玲說:有天幫忙時聽到客人的對話。有一個媽媽要帶小朋友去報名baby boss體驗工作。那個小朋友很開心。

小玲說:如果是我,可能不要,因為我每天忙的好累。只想好好坐著寫功課。

生意人的小孩根本不會想去「體驗」,因為那是不同社會階級的生活。他們的工作是要「賺錢」分擔家計,養家糊口,才可能去上學。不可能是「花錢」體驗一份工作。

小偉17歲,住在山上偏鄉中,他在露營區打工2年了。 他說:城市人很奇怪,要跑到山上來「體驗」餵蚊子,住在不方便上廁所與洗澡的帳篷,還專程帶投影機上山看電影,自然的環境怎麼會有科技產品?我好想住在城市,住在你們水泥房,有方便的浴室可洗澡,舒服的在家沙發看電視,不用風吹雨曬。

他用不解的臉問:他們的「體驗」,就是我真實的生活。不知道他們真的住在這裡,還會喜歡這種生活嗎?

小玲與小偉的問題反應了社會階級與族群的不平等與差異。 這已呈現都市的大人與小孩的假議題,假裝親近自然,但卻又帶著現代科技上山。工作不是體驗,是獨立與賺錢的能力。但其實心理又不希望自家孩子長大做那些服務業,因為是勞工。所以,體驗工作與偏鄉露營的目的,到底為何?讓他們感到相當諷刺。

 

到了真正要工作的年齡,卻又怕辛苦。看來小時候的「體驗工作」,對未來是沒有幫助的。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他兒子以後不會再犯.jpg

 

先蘇哲學的年代,是西元前46世紀。當時的知識份子致力於研究與發現,世界最原本的物質與自然元素。他們想找出物質世界的規律性。

 

當時的思想家,大多想了解到哲學的核心問題,例如:透過感官我們知道什麼?人類知識的啟源與倫理道到的基礎原則?

先蘇哲學共有七種學派,其中有一派叫「詭辯學派」,又稱詭辯士(Sophist),高爾吉亞(Gorgias)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其實都是「說」出來的,加上我們運用心靈思考「存在」的議題,再透過環境、情緒與文化的影響,進而所塑造出我們「以為的」知識與真實的存在。

 

這學派的誕生,是來自一批專門收取報酬,增加學徒的教師與哲學家們。他們用所學知識,而產生的詭辯術(sophistry),主觀的以欺騙為目的,客觀上在論述中會用違背邏輯的謬論,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如果要說一個例子,最貼切就是周星馳與梅艷芳主演的「威龍闖天關」。整部電影用喜劇的方式呈現,可以看到宋世傑辯才無礙地用詭辯術專為有錢人打官司脫罪,而產生很多經典對話。但因不義之財,所以宋世傑也死了很多孩子。

 

其中,電影開場的情節,令人難過又啞口無言

 

摘錄如下:

宋世傑:「嘿!告這位張彪的兒子張小四,把陳祥富的兒子陳大文,的左手的小指的指甲打~~!

胡知縣:「啊!~傷的好重呀!

張  彪:「可是我兒子死啦~

胡知縣:「對呀!~他兒子死啦~?

宋世傑:「大人!~人都會死的嘛!

胡知縣:「說的也是~

張  彪:「可是我的兒子是被他的兒子打得重傷而死的呀!

陳大文:「你怎麼不說你兒子沒用呢?~我隨便飛身過去打他兩拳....

宋世傑:「請問你兒子何時被揍?

張  彪:「昨日下午」

宋世傑:「何時斷氣?

張  彪:「今天早上」

宋世傑:「那關他屁事~!

宋世傑:「剛剛我何止揍了他兩拳?如果在十年八年後他死了~請問大人~你可不可以告我謀殺!

胡知縣:「不行~~這可不行~

宋世傑:「大人英明!萬歲~萬萬歲!

張  彪:「可是我兒子本來好好的,如果不是他,我兒子他根本不會死呀~

 宋狀師~我求求你~幫幫忙吧~

宋世傑:「你兒子死是因為他命短!

張  彪:「我兒子他不像是短命的~~他不像是短命的呀~~

宋世傑:「那麼請問我命有多長呢?

張  彪:「......我不會看」

宋世傑:「既然你不看~~你憑什麼說你兒子不是個短命相?

宋世傑:「大人~~閒話少說~有結果了嗎?

胡知縣:「有~~~.....可不可以給本官一點小小的提示?

宋世傑:「沒~~~問題!原告陳大文被人打傷,但是被告突然歸西,死因不明,原本應該賠償五十兩醫藥費...

陳祥富:「欸~~~~~~~~我們不追究啦!

宋世傑:「上路~~大人~~有結果了嗎?

胡知縣:「有!~

宋世傑:「快點判吧~~

胡知縣:「好!~~張彪縱子張小四行兇,姑念初犯,不予追究,叫你的兒子以後就不要再犯啦!~~這樣對嗎?

宋世傑:「我想他以後不會再犯啦~(滴了一滴睙~)

 

因此,詭辯學派主張「真理、善良、正義與人本身的利益相關,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善良與正義,即「相對主義」的由來。

 

詭辯學派的由來:

雅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但是自伯羅奔尼撒戰爭(B.C 431-B.C 404)開始,公民大會開始逐漸喪失機能。

由於戰爭的恐懼,執政者只要能抓住演說技巧,便可以順利獲得廣泛支持。為了謀取權力,在上位者不惜重金禮聘演說家為顧問,以獲得政治控制權。人們視其為在政治生活中取得他人贊同的必要手段。

高爾吉亞認為透過「言說」是可以改變世界。不管是說話的聲音、字詞的運用都有類似藥物的功能。他認為藥物可以改變身體狀態、那麼話語就可以改變心理狀態。

因此,他的詭辯術在雅典引起廣泛注目,到處演講並開班授徒,為他帶來可觀的財富。

對於高爾吉亞的論証,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對他嗤之以鼻,柏拉圖還在其著作「高爾吉亞篇」中,指出這辯術是危險的竅門,使實際上無知的人更顯得智慧。

例如:什麼是「真」、「善」、「美」、「惡」、「愛」等,這些都是我們根據不同時代、文化、種族而定義出來的,沒有標準答案。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為例:在幾十年前同性戀還是「需要強迫治療」,現在已經變為「正常」;「性別」本來只有男、女之分,現在已經是光譜。因此,心理疾病的分類與診斷,對高爾吉亞而言,也是說出來的。因為,隨不同時代的人、事、物價值觀改變而改變。

另外,高夫曼(Goffman)經典的著作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提到別人看到的「我」其實都是「表演」出來。因此,我們都可能是自己的演員,也是別人的觀眾。這與高爾吉亞的論証來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意指我們可以「說」出自己認為的「道德」、「正義」、「善良」、與「真實」,當然也可以向大眾「演」出想要包裝成上述形象的自己。

最後,從高爾吉亞的論証來看,我認為「心理師」、「律師」、「政治家」、「購物台專家」、「網紅」、「名嘴」等應該就是從「詭辯學者」演化至今的職業。這就是「語言」搭配「表演者」力量。

他的論述也影響晚期哲學家的思考,不管是洛克的「經驗主義」還是笛卡爾的「理性主義」,造就不同時代、文化、種族、階級產出屬於自己一套的心理學理論,從早期的精神分析論、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到現在的後設主義心理學派等,已幻化成幾百種心理治療理論,個個都有一套治療的論述、功能、技巧等,也都號稱可以達到心理治療效果,讓病人有「改變心理狀態」的能力。

但,最後還是要問?揭開「說」與「表演」的「想像」後,「真正」(truth)的自己與世界,又是什麼呢?這才是我認為人性心理追求終極的治療目標。從2500年前蘇格拉底就是在問這麼問題,而我們累積2500年的智慧後,有答案了嗎?

我沒有答案,所以我不屬於任何學派。呼應莎士比亞說的一句話「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繪本心理治療裡的哲學:第五元素-多元論的起源

兒童繪本心理治療裡的哲學:第五元素-多元論的起源

 

書名:微光小鎮,圍牆不見了

去圖書館無意間看到這本書,發現跟兒子目前遇到的生活困境很像,於是借回來跟兒子再分享。

話說幾個月前,幼兒園老師講了一本關於頭髮的書,內容大概是多元文化的髮型,加上我兒子看到學校男老師留長髮,他說他也決定要留長髮,體驗看看。

所以留到現在也快變妹妹頭,留海快蓋住他的眼睛,他就想要買夾子夾起來,我也帶他去買了他要的夾子。

剛開始夾夾子去學校時,他說他一直被同學取笑是女生,很難過。

我跟兒子說:如果因為別人取笑你,你不敢戴,你就上了他們的當,同學們沒走在時代前端,很多人都會去排斥與取笑跟自己不同的東西。就像微光小鎮故事一樣,人們總是把「不一樣、很少見、奇怪的、不熟悉的、不尋常的」當做危險的、不安全的,然後就會築起圍牆,把自己封閉起來。再生氣或取笑那些與眾不同的人、事、物。

如果你堅持夾頭髮,不理會別人,時間久他們就習慣,不會笑你,因為走在時代尖端會比較辛苦,像故事裡的小女孩,她拆了圍牆,讓大家一起生活、一起玩,但被居民指責,後來大家發現可以看到、學到、吃到新的東西,覺得很有趣,還是很謝謝小女生。

再持續不斷鼓勵兒子,不要因別人取笑就退縮,反而更要堅持。就這樣,這幾週真的就比較沒人笑他。但真的是辛苦過程。

兒童繪本心理治療裡的哲學:第五元素-多元論的起源

先蘇哲學家Empedocles,西元前5世紀的哲學家,他是最早提到多元論觀點,當時許多前輩哲學家在探討自然的原則後,Empedocles發現自然的原則:不是一,而是多。

他認為萬事萬物是「水、火、土、氣」形成,但它們會因為「愛」而結合,因為「恨」而分開。

從Empedocles的觀點衍生來解釋,「愛」裡面元素包含著「多元」,如果可以接納多元,人與人的關係就會結合;反之「恨」裡面元素就是仇視多元,進而使關係分裂。

包容與尊重多元,早在西元前已被哲學家Empefocles提出,,至今已2千多年。這兩千多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用他們的血淚改革,終於慢慢譜出多元性別、膚色、種族、宗教、與文化等光譜。

希望,已提倡兩千多年的多元論觀,不再只是文宣與口號,而是真的實踐在生活裡,不要再讓任何人因為「與眾不同」而身心受創或死亡。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兒童心理治療繪本的哲學與心理學二:道德的教條主義

 

最近選了一位英國文學家Saki(沙奇)的繪本故事給兒子聽。

 

書名:說故事的人

 

              想分享這本故事書,是因為這故事敢與眾不同,究竟「兒童喜歡聽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父母的我們,有真正思考過嗎?這篇故事念完,引發我很深的感觸,也充滿了心理與哲學意涵,於是就提筆寫下。

        其次,此故事架構是發生在搭交通工具中,以「有小孩vs沒小孩」的「嬸嬸」與「單身漢」不同的角色位置,去描述彼此之間的內心小劇場,讓我感到親切與莞爾。我相信這場景對搭過交通工具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因為我們都扮演過,有小孩與沒有小孩的人。

 

故事內容如下:

『火車某一節車廂內,嬸嬸帶著二女一男小孩去玩,同車箱內還有一個單身男子。

 

故事開始用單身男子的視角:他在車廂一直皺著眉頭,因為女人說話開頭就是「不要…………」;小孩子們說話開頭就是「為什                麽……?」

 

嬸嬸又開始叫弟弟:不要在拍椅子了,椅子灰塵都飛出來!而妹妹一個人自己反覆唱兒歌。嬸嬸為了轉移小孩們注意力,說到:                你們看窗外有羊欸~

 

                姐姐說:為什麼羊要被趕到那片草地?這片不好吃嗎?

 

                嬸嬸回答:那片草比較好吃吧!

 

               弟弟問:為什麼?都長得一樣阿?

 

再一連串為什麼後!嬸嬸招架不住,又想轉移話題,跟小孩們說:那邊也有牛欸!

 

小孩子們不搭理,繼續問為什麼羊要吃另一片草地?

單身男子皺起眉頭,嬸嬸心理暗暗嘀咕,他一定是沒愛心與同情心的人。

 

於是,跟小孩們說:來聽我說故事。

 

這時換小孩們顯現不情願的表情。單身男子心想,這個女人說故事技巧一定不高明。

 

這又是一個嬸嬸轉移孩子注意力的辦法。「從前從前,有一個品行良好的女孩,大家都想跟她做朋友。有一次她被一頭瘋狂的公                牛攻擊,很多喜歡她的人都趕緊跑來救她……

  

姐姐打斷故事:「如果她品行不好,這些人還會不會救她?」這也是單身漢想問的問題。

 

嬸嬸嘴硬的說:「會的,如果他們不這麼愛她,就不會跑那麼快的去救她。」

  

              姐姐說:「這是我聽過最糟的故事。」

弟弟也表示「太沒意思了!」而那個較小的妹妹從頭到尾一直在唱著她喜歡的歌,根本沒在聽故事。

 

單身男子開口了:「身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妳好像不太成功。」

 

嬸嬸有些惱羞成怒說:「要講讓小孩能懂且喜歡的故事很難的。你說說看。」

 

            於是,單身漢開始說一個名叫貝莎女孩的故事:

   

          「貝莎很誠實、很熱心、愛乾淨,而且很愛唸書,為人特別的好,所以她得到了三面獎牌,包括孝順獎、守                   時獎和善行獎,她把獎牌都別在衣服上,走路的時候碰得叮噹響。在城裡沒有其他孩子能得到三面獎牌。

 

  「因為她這麼的棒,王子特別准許她到城外的專屬花園遊玩,這對貝莎而言是莫大的光榮。」

 

  這時弟弟好奇的問:「花園裡有沒羊?」

 

  單身漢回答:「花園裡沒有羊,因為王子的媽媽曾經夢見她兒子不是被羊咬死,就是被鐘砸死,所以花園裡                沒有羊也沒有掛鐘。但是,花園裡有各式各樣的小豬跑來跑去。

 

  「花園裡為什麼沒有花?」

 

  「因為小豬把花兒全部吃光了。貝莎快樂的散步,心裡想著:如果不是我特別好,就不會被准許進來這座美麗的花園。她衣服上                   的獎牌互相碰撞得叮噹作響。

 

「就在這時候,一隻全身灰色、伸出黑色舌頭、眼露出凶光的大野狼偷偷溜進花園,貝莎拚命的逃跑,開始希望當初沒有被准許進             花園就好了。」

 

她跳進樹叢裡躲,灌木樹叢氣味讓野狼聞不出貝莎的氣味,但是近在眼前的野狼還是讓貝莎嚇得直打哆嗦,胸前的三個獎牌也碰                得叮噹響。

 

「狼剛要走開,聽見聲音,立刻衝進樹叢,一口氣把貝莎吃掉,只剩下她的鞋子、破碎的衣服和三個獎牌。」

 

聽完故事,三個孩子們一致肯定這是一個好聽的故事。

 

唯有嬸嬸表達反對:「這是講給孩子聽的最不適當的故事,你為多年良好教育的成果埋下了炸彈。」

 

單身男人說:「無論如何,我已經讓他們安靜了十分鐘,那是妳辦不到的。」

 

隨後他走下火車,自言自語:「接下來的六個月,這些孩子都會公共場所要求她講『不適當』的故事給他們聽。」

 

兒子讀後心得:

 

首先兒子看到繪本書上嬸嬸的嘴角下垂,就問我說:為什麼嬸嬸心情不好?

 

再次驗證,兒童發展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每次開頭就是為什麼?

 

我回答:  任何人一次帶3個孩子搭火車去遠的地方玩,大概都會心情不好吧。

 

                兒子又問:為什麼?

 

             我:因為小朋友如果沒遵守規矩,說話音量又大,又問一萬個為什麼,讓別人不能好好休息。

 

            兒子:喔~

 

            我:所以搭交通工具要小聲說話,不要跳上跳下,別人就可以休息。


 

這些對話內容比較屬於品德與同理心教育。所以,我帶兒子出遠門,一定帶故事書或白紙與筆,讓他養成靜音模式。

 

內容思考:

一、主要照顧者立場:

在故事的開頭,就已經道盡帶孩子會遇到的基本問題與對話。

     通常主要照顧者以「不要」開始,孩子們以「為什麼?」來接續的無限輪迴的過程。直到主要照顧者精疲力盡、神經耗弱、兩眼空洞,接著在用「岔題方法」(好聽叫轉移注意力),以避開回答不出問題的窘境。因此,這故事嬸嬸就已經轉移注意力3次,以減少疲勞轟炸的壓力。

 

二、為何嬸嬸與陌生人對彼此都有敵意與不友善,都是「they」的錯?

從社會心理學的歸因論來看:是指我們每個人主觀分析別人活動時的因果關係的理論。

(一)Rose1977提出的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orror :即大部份我們在解釋別人行為會犯的錯誤。我們在解釋他人行為,常常不是透過理性的分析,而是受到自身經驗與情感所左右,進而將他人問題歸因於他自己的特質與能力(內在歸因)、忽略外在環境因素(外在歸因),所以都傾向怪罪別人,都是「they」的錯。

所以,在單身男子眼裡,是嬸嬸故事說的不好,且沒有好好管教小孩。在嬸嬸心理,則認為單身男子皺眉是他沒有愛心、耐心,而不是小孩太吵。

 

(二)反之,解釋自己行為時-會有「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自己都沒有錯,有錯也是環境的問題,即「尿不準怪馬桶歪」。

 當相同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往往都會牽扯到「自尊」,而為了維護自我的形象,我們習慣把自己的問題,歸因於情境因素(外在歸因),而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天分(內在歸因)。
 

所以,陌生人認為自己的故事會吸引小孩,是因為自己的天份,自己很有能力鎮住小孩不說話。如果小孩不愛聽他說故事,可能會解釋火車太吵的問題。

 

結論:這是每天生活常見的爭執、偏見的問題。因為我們傾向這兩種「錯誤歸因」的解釋。

 

三、哲學思辨:

(一)嬸嬸說的故事裡,很明顯地明示孩子們,要當一個品性良好的人,才會有人熱心救她。所以姐姐的提問很蘇格拉底,「如果品性不好就沒人救嗎?」(我認為這是個好問題)

 

嬸嬸回答不出來。嬸嬸代表一般人對「好人」的模糊解釋,即「品性好」。若要根據蘇格拉底的詰問法,應要再追問:什麼是「品性好」?而這樣模糊且抽象的人格定義,讓我們從小就擔心被批判自己有人格缺陷,造成孩子心理上壓力。變成小孩內在小劇場的疑問「我是壞小孩嗎?」

因為「品性」與「人格」幾乎是畫上等號。而「人格」與「行為」又會被間接畫上等號。即行為等於品性。

那麽,一個會抽煙的教授是壞教授嗎?一個會酗酒教授可以得師鐸獎嗎?劫富濟貧的羅賓漢是壞人嗎?

  因此,每次帶孩子來諮商的父母,我都會耳提面命,千萬不要跟孩子說「要乖 」、「要當好孩子」等批判人格的方式來說教。因為我們通常無法具體定義人格的「好與壞」且會傷了孩子自尊。所以,我會請父母改成「遵守規範」,並請父母直接將要求孩子的「行為具體明確可執行」的定義出來。

但其實很多父母定義不出來,我會開始帶領父母去了解。其實自己對道德行為規範界定也是模糊不清的,而重新思考對孩子「好與壞」的行為與價值觀的看法。

 

(二)為什麼嬸嬸說單身漢的故事不適當,為多年良好教育的成果埋下了炸彈?

     因為單身漢的故事裡提到,挑戰社會禁忌話題及反規範:「死亡或詛咒」(被鐘砸死或被羊咬死、被野狼吃掉)、及「功課好沒有好下場」。

    這就先回應,到底什麼是「良好教育」?從文章看起來,嬸嬸的「良好教育」跟大多數父母夢寐以求想要的「誠實、熱心、愛乾淨,愛唸書」等「極品式」孩子,並認為「功課好」與「獎狀多」,彷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且等同於擁有「完美人生」。

這跟我們大人想追求「白、富、美」和「高、富、帥」的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我們這些大人,都一昧著追求「虛榮」與「功利」的價值觀,卻又表裡不一的灌輸小孩要重視「品性、道德」。所以難怪,小孩不喜歡嬸嬸的故事。因為,連小孩到知道大人們的虛假、矛盾。所以,怎麼教育孩子「誠實」?「品性與道德」?

     從哲學理論角度來看,小孩比較像是「懷疑論學派」,就像蘇格拉底一樣,看到大人的虛假世界,並提出疑問。而大人比較像「教條主義學派」,把書本、理論當教條,一字不差的背出來,變成僵化的思想,把人的行為、想法與感受等都從公式出發。如果沒有符合這公式教調,就是不對。

 

(三)單身漢的黑色故事,為何得到小孩友的青睞?

  單身漢的故事,也是以一個擁有三面獎牌的女孩為主角,所謂的品行與功課好的「模範生」,還可以獲得「特權」(進入王子花園)。而「特權」就是展現「優越感」,企圖製造社會階級象徵。

因此貝莎常帶著碰撞的叮噹響的獎牌到處走,身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豐功偉業。

  這現象也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是社群媒體或家長、親戚們間的對話,都可以聽到,炫耀自己孩子的心情。以前在念書時,也常看到週末,會有不少前三志願的學生,穿著高中校服,出來微服出巡;也可以看到,在大學舉辦「制服日」好讓大家知道,自己曾經的當年勇,與優越感的心理地位。

  但貝莎結尾的故事,跟姑姑相反。沒有人來救她,反而被野狼吃了。當中有描述貝莎其實也後悔自己有獎牌,要不然也不會被邀請,然後遇到這恐怖的事件。

貝莎若沒有「優越感」作祟,隨時帶著這三個獎牌,也許不會有碰撞聲,也許會躲過野狼的攻擊。

所以,儘管功課再好,再多獎牌加持,及展現自我優越感,當我們遇到人生真正的困境時,似乎也派不上用場。

因此,我藉由這樣的結局,告訴我兒子,人生要追求的不是獎牌、考試與虚榮心,而是面對人生困境的智慧,與一顆謙虛的心。

  (四)為什麼這三個小孩,並不因為這悲慘的結局而害怕或同情貝莎?反而覺得這故事是最好聽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小孩達不到,被制度認可的「模範生」(優越感)時,可能會出現「嫉妒」心理。而這「嫉妒」的心理通常是被社會道德「否定」、「壓抑」的感覺。擔心如果有這種感覺,就是自己有問題、太小氣。

因此,單身漢藉由大野狼吃了貝莎,來協助孩子「投射」自己其實也想要殺了,突顯社會階級優越感的模範生,以減少自卑焦慮。相較之下,單身漢的想法與感覺與孩子貼近,不虛假。

 

(四)你認為誰的故事,才是不適當?

    嬸嬸的故事,我認為可能較「不適當」。

    原因一:前面所提到的嬸嬸價值觀的「虛假」與「功利」。

    原因二:她告訴小孩品行好的人,才會有人來救命。而不是教導孩子思考「救命」的道德價值為何?

我告訴兒子,救人的道德核心應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跟他的品行無關。舉例來說,有一個小偷為了偷東西,從高樓墜下受傷骨折,那麼醫生可以認為他品行不好而不醫救他嗎?

這兩個故事都可以讓身為父母與教育者,好好省思想想,自己平常的言行、態度與教值觀是不是與嬸嬸一樣?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心理繪本治療的哲學與社會學一:繪本治療的目的

 

我對兒童繪本治療相當有興趣,也對從小孩2歲時,幾乎每天都會念繪本故事給小孩聽『3歲前(上幼兒園前)是早中晚都會念1到2本,而3歲後(上幼兒園後)每天都會念最少1本,最多4本』。
 
直至目前為止,我大約念了上百本以上,每一本故事都還可以為孩子當下的情緒、認知與心理發展而不同的改編,因此一本故事我會改編成三、四種版本,所以每一本繪本,我可能念了幾十遍以上。
 
秉著職人精神與兒童心理治療專業魂,兒童心理師aka媽媽。所以,我相當重視繪本的內容,選擇有關心理、家庭社會、多元文化、性別與哲學相關議題的繪本。
 
我會先自己讀完一遍,消化吸收後,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再去說給孩子聽。因此,在念故事書時,把內容意義化、系統化及有趣化,才可以提起孩子閱讀動機,帶領他探索想要討論的議題,並讓孩子思考自己的感覺或想法。
 
最重要不是當個有聲書機器人,逐字逐句念完。
 
目的是希望從兒童繪本或故事作家及其內容開始,引導孩子去思考與理解故事中隱含的心理學、社會學與哲學敏感度與脈絡,培養對孩子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在念繪本時,我會從作者自己與家庭和社會脈絡關係先了解,再閱讀其故事集想要表達的意義為何?再了解全貌後,再跟兒子分享。
 
 
例如:我曾說過「伊索寓言」與「安徒生童話」故事。把這兩個故事做個比較整理,如下章:
 
伊索寓言故事,來自古希臘西元前6年,相傳伊索是當時的奴隸,他最常用動物擬人化做為隱喻故事主角,其次才是人類、還有植物等。
 
因伊索的隱喻故事說的很有趣,後來憑自己喜愛閱讀與說故事能力,幫自己脫離奴隸身份。
 
伊索著名的故事,有「父子騎驢」,這故事很像哲學家Protagors,所提出的相對主義論。相對主義的定義,即人為衡量萬物的尺度,說X是什麼就是什麼。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與感覺,決定外在的人事物。
 
所以,這一對父子,因不同鄉民的批評上,加上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人云亦云,沒有獨立判斷能力,導致無所適從的挫折情緒。跟現今社會風氣很像。因資訊爆炸、媒體洗腦、網紅博眼球與流量,很多人常指鹿為馬,沒探求事實真偽而跟著批評與嘲諷。所以就造成自己無知與習得無助感。
 
翻譯成白話文:社會上有很多鄉民,只會用自己主觀的角度愛批評別人,如果我們都相信,沒有追求真實判斷能力,則會讓自己陷入憂鬱的情緒。另外,不要只當出一張嘴、諷刺他的人的鄉民,塑造矯情且自以為是的假道德觀。
 
伊索寓言故事,主旨比較多是重著在道德哲學及教育學習的隱喻故事,有時也有用肉食性動物,隱喻統治者的巧取掠奪的社會階級現象。
 
 
伊索寓言,從wikipedia中就可以看到,1610年瑞士學者艾薩克(Isaac Nicholas Nevelet)刊印的《伊索寓言》,題為《Mythologia Aesopica》,是目前最詳盡的故事,包括136則自梵蒂岡圖書館裡發現的伊索寓言,但很多不是伊索的故事。
 
跟蘇格拉底一樣,可能來自後人的集結的故事。
 
 
 
安徒生1805年生在丹麥歐登塞,他爺爺是木匠,爸爸是鞋匠,日子過得雖困苦,但他爸爸喜歡文學常會給安徒生念故事書,或製作木偶與木偶衣服,演木偶劇給他看。所以從小給了小安徒生一對夢想翅膀。
 
老安徒生為賺錢決定去從軍,打完仗回來,身體每況愈下,在小安徒生11歲時去世。
 
安徒生的媽媽與外婆太窮,無法養安徒生,小安徒生為了賺錢,14歲帶了13硬幣離家到哥本哈根去工作。
 
因為從小受父親的啟蒙,小安徒生對表演很有興趣,喜歡唱歌表演,因此到了哥本哈根,參加皇家劇院演出,當時他還沒有變聲,所以他的歌聲受人歡迎。但到了15歲時,小安徒生變聲了,不能再唱出美妙聲音。因此,就無法參加劇院演出,但他憑著熱愛文學與寫作,加上他的雄心壯志,得到其他劇團導演的賞識,擔任劇本撰寫,以獲得微簿的報酬可以養活自己。之後,在貴人資助學費下,送他進丹麥的大學完成學業。畢業後,他就繼續旅行與創作。
 
安徒生很喜歡在自己的文字王國裡展現魔法,他來自窮困及社會階層低下的家庭。因此,他在創作故事內容時,一部份寫自己的心理的投射。一部份隱喻社會階級現象。
 
例如:「拇指姑娘」投射自己抑鬱不得志時,他覺得自己就像拇指姑娘一樣渺小無助,且渴望乘坐小鳥,尋找自己的希望;「醜小鴨變天鵝」,投射自己曾來自低下階層的環境,被許多人嘲笑與看不起,經由自己的努力,終於變成一隻天鵝。用「豌豆公主」隱喻自己的敏感與難以信任他人的特質。「國王的新衣」是有關自己旅遊經歷,隱喻看到的社會現象,對比諂媚阿諛,喜歡聽謊話的大人及真誠一致兒童。「冰雪女王」也是寫自己旅遊感受到的冷漠無情的人性。
 
 
 
伊索與安徒生的故事:皆源自己的生長背景來自於下層階級,其抒發自己所見所聞社會現象。
 
而兩者不同的是,安徒生作品,一部份寫自己的內在心理的投射,一部份寫有關自己旅遊經歷的社會現象,故事裡大部份都有魔法來治癒故事人物,結局大部份是有正向與希望感。故事裡比較多有社會學與心理學概念。
 
伊索寓言來自古希臘,所以偏哲學思想與道德真理隱喻。希望可明辨是非的品德,較為平埔直述故事,沒有魔法。偏像哲學與道德思考。
 
這兩類故事書集,其表達與隱喻的概念有些不同,家長或老師們可選擇想要的議題,去引導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最後,並透過問孩子問題,邀請孩子表達對問題的看法或心得,以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蘇格拉底(Socrates)之死

透過法定程序及科學辦案,褓姆案的偵查已終結,案父吸k他命,間接造成女嬰吸入,可能導致鎮靜、錯覺、肌肉震顫等副作用,而跌倒摔傷頭部(來自吳忻穎,鳴人堂)。

但對褓姆的心理已造成嚴重創傷,例如暴力對待、威脅生命、失去工作,當然不得而之的是,有沒有可能失去對自己或生命的熱情?!

網紅或創造人設的聲量治國,的確讓社會科學倒退,就如同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之死一般的理由。

 

順應情事,只需搧動人心罪名即可。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大家都可能聽過。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字面上意思:是未經檢驗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蘇格拉底當然不是說,整天過的渾渾噩噩的平民老百姓,不值得活著。而是他老先生認為,我們存在於我們主觀的信念,而這些信念都有出錯的可能,若我們不展開調查,等於接受虛假的人生。

 

因為蘇格拉底最喜歡討論善惡道德問題,常以詰問法進行對話,在對話中找到善惡道德的信念,並加以檢視與驗證。

 

所以,蘇格拉底認為我們錯誤信念來自未經調查的信念,以及因它們而產生的行動。

例如:鄉民的正義聽網紅陳述認為褓姆虐嬰致死(未經調查的信念),對褓姆暴力相向(因它產生的行動)。誤會一個無辜幫忙照顧孩子的人,造成身心受創的結果。其實這個對蘇老先生來說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加以調查驗證即可。

 

但是,現在自媒體網紅就像在波柏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前的雅典,看似民主卻缺乏客觀理性判斷,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對錯,不是看證據,也不需科學調查與法定程序,只是靠主觀信念的投票(或鍵盤)。

如果有辨別是非道德理性能力,其實就不會被任何網紅與流量牽著走。所以文史哲學習依然重要,不要一昧追求網紅與聲量道聽塗說。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mcoun.com/vodplay/36008-1-1.html

 

影片來源:日本電視劇非快速眼動之窗 2023 夏

                       編劇:笨蛋節奏

Screenshot_20230713_144304_Chrome.jpg

 

結帳內心小宇宙,你也會一直換隊伍嗎?

看完後覺得跟跟人的生涯發展過程一樣,總是坐著山望那山,內心都在糾結目前走的路是正確的嗎?要轉行?要留在被別人拖累的環境中嗎?還是要勇敢一點轉換跑道?

 

從吃瓜客人觀點來看:

如果你多花15分排隊,可以經歷從沒看過的事件

如果你省下15分快速結帳,也許就沒有這經歷

 

從通緝犯的觀點來看:

你所存在的生活中的每個人有可能都會是助力或是阻力,收銀員大媽是助力,收銀員小妹是阻力。

 

從收銀員大媽的觀點:

以為來個競爭對手,讓自己難看

 

其實

 

收銀員小妹觀點:

單純完成老闆交代事項,可以休息。並沒有要跟大媽競爭。

 

人生際遇沒有標準化或客觀的過程,有的只是不同選擇與想像~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youtu.be/uoCPiGd4p-Q

Screenshot_20230713_132836_Facebook.png

 

影片來源:NAPCAN

這影片出現的家庭狀態有:
1、繁忙工作父親,而疏忽照顧兒童;
2、情緒失控母親(情緒性謾罵);
3、自私無同理心的父親(撞到了不理會、亂丟垃圾、罵洗衣店老闆);
4、酗酒母親;
5、家暴父親;
6、虐待動物父親。
反應目前,很多兒童生活在失功能、及有情緒或肢體暴力家庭環境下長大的處境。

每次看到這羣孩子內化其家庭模式,而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前來諮商時,都替他們感到難過。因為他們是非戰之罪,孩子們沒有機會看到與經歷到,有愛與功能的家庭,只生長在肢體或情緒暴力與失能的家庭。促使或引誘他們走向崎嶇之路。

我個人認為要來接受治療的其實是父母,但他們的參與度實在太低。大多以工作為藉口,或覺得不重要、不需改變等理由,拒絕或逃避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教育責任。

父母只看到麻煩、闖禍的孩子,且否認跟自己有決大部分關係。只希望你們(心理師)把他們修好、改正就好,千萬不要麻煩到我們(父母)。

父母普遍認為我都出錢了,就是代表愛你,你這不聽話的孩子應該要感恩,趕緊給我「正常點」。

殊不知,讓孩子走進泥沼無法自拔的就是父母,但卻拒絕改變與承擔責任。

因此我每次進行兒童遊療時,都希望父母一起加入治療計畫,協助兒童回歸正常生活與功能。

兒童的治療計畫非你(家長)不可。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治療注意事項

 

一、進入個別遊戲治療注意事項:

遊戲治療的一小時中,前40分鍾給小孩進行遊戲治療,後20分給家長,心理師會根據每次觀察評估後跟家長討論及說明治療方向,因為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家庭環境,內在心理議題都不同,而且孩子的語言及認知發展又受限,若草率的給與評估,治療與建議,則會讓孩子更受傷,增加不被了解的誤會。
 
所以進入遊戲治療時需要一些時間(至少12次)去了解需要幫忙孩子的部份

了解後會教家長怎麽回家處理孩子、教家長改變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解答家長回家嘗試教養的疑惑跟困境,最好是父母一起改變,孩子才會有所改變與成長。
 
另外,當有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建立起來後,才會開始進入情緒治療,行為改變治療及、人際技巧學習、人際關係覺察及認知或注意力訓練,以減少挫折感。並可安排進入人際情緒治療團體。

二、團體心理治療:另外有人際議題,建議參加團體心理治療,我才有機會觀察了解兒童在團體環境中的人際樣貌。目的:讓兒童有機會在玩的時候有機會學到人際互動技巧與自己的人際狀態與情緒調適。

三、青少年心理治療

(1)青少年/女心理發展本就是一個復雜又特殊的年齡,在自我追尋自己的路上,面臨情緒(杏仁核)的不安定,原生家庭帶來教條,人際互動上的煩惱,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他們很難了解真正的自己,所以更是需要時間好好釐清自己。

另外,當有青少年/女與心理師建立信任感後,才會開始進入自信心訓練,自我概念與情緒治療,行為改變治療及、人際技巧學習、人際關係覺察,以減防衛挫折及不適當建議。

(2)他們尚未獨立自主,當然也需父母的協助改變,為減少他們的防衛,父母會需要來談(自費諮商費),且與青少年女分開談話,已達到治療成效。

四、婚姻治療及不孕症心理治療:

(一)會了解來談者的家庭狀況、家庭歷史、家庭規則、成員角色,及婚姻如何運作,然後討論哪些需要改變或調適。

(二)一起努力來做必要的改變,不為現在問題埋怨彼此,同時也需要伴侶彼此來促成那些改變。

五、為維護專業品質,減少誤差,請來電預約心理諮商時間,不在line上文字與電話諮詢。

六、預約,兒童與成人個別需繳300元預約費,手足遊戲治療與婚姻治療需繳500元預約費。未依約出席則預約費將不歸還。

七、為維護個案所有權益,若一個月取消2次以上,則會重新安排適合您的時間,原本該時段優先讓給其他需要的人。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npr.org/2023/06/01/1179347910/one-mom-takes-on-youtube-over-deadly-social-media-blackout-challenge

 

Screenshot_20230602_150831_Chrome.png

 

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雖有利於知識的學習與傳播,但不當使用也會奪走很多保貴生命。

近年來有些研究發現, 兒童與青少年沉溺於社交媒體會帶來身心健康問題,包括網路霸凌而自殺、網路詐騙等。其中對青少女帶來較嚴重的問題是:身體不滿意(body dissatisfaction),不當飲食行為(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r ),社交比較(social comparision)、低自尊(low-esteem)等。

更嚴重的事,已發現社交媒體的不當使用,已將兒童青少年暴露於危險中,甚至已奪走他們的生命。

新聞中Annie淚訴她的13歲兒子Griffin,因觀看Youtube影片,進而響應與模仿影片內容主題「 blackout challenge(昏迷挑戰)」 ,而造成窒息死亡。

美國一間非營利組織Erik's Cause的調查發現,有1385名兒童與青少年死於這樣的窒息挑戰活動。其中也包括Erik's Cause創辦人的兒子。Annie表示,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聯合「parents together」團體一起施壓予Youtube公司,不要只重視經濟利益,而沒有提出防範措施:例如:造成違反法律或危害生命安全等監管保護政策

事後,Youtube公司發言人Brittany 表示,已全面移除此類窒息性挑戰活動。但Annie表示這些影片未完全刪除還保留在網站上,仍會繼續抗議。

社交媒體通常發起一些戲劇性的、致命或危險的活動,讓一些人去紀錄自己的極限。而這樣活動為何會吸引大衆去挑戰?因為它會讓一些素人在網路上迅速爆紅,而爭相挑戰。特別是對兒童與青少年而言更有致命吸引力。

因為從青少年身心發展及社會現象發現:

一、對我而言青少年時期的少男、少女是最最最難搞的階段,因「情緒風暴期」、「大腦杏仁核風暴」,加上特有的「青少年自我中心」(Elkind, 1967)所發展出來,其特徵有四:

1. 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他們深信自己的一舉一動,是眾人注意的焦點,所以就想要嘗試製,窒息挑戰,假想自己被衆人矚目。

2. 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即認為自己獨特且唯一,永遠不敗,如同鋼鐵人。Ex:這些網路挑戰雖已死很多 人,但那一定不是我。

3.明顯偽善:他們認為不需要遵守任何規範(包括社會、學校、家裡),他們希望自己是與眾不同。Ex:雖知道做出窒息挑戰有死亡率,但卻不想理會。

4.假裝愚蠢:常做出幼稚且卻經常導致失敗的事。例如:拿出繩子勒自己,最後導致死亡。

5、另外,兒青的重要他人或參考團體,已從父母變成同儕團體,所以會看重同儕團體評價,及屈服於團體壓力而做出可能非本意行為。

二、社會心理來看

  Asch的從眾實驗(conformity experiments)1956年進行的一次非常經典的關於從眾現象的實驗。因受於團體壓力影響而選擇與大家一致的錯誤意見。所以當大家都做了窒息挑戰,自己就會盲從,而選擇跟大家一樣傷害自己。

三、社會學來看

慣性收視行為,在1950年代,心理學家發現的消費習慣。指慣性消費模式對本地電視業的影響與價值。

此消費慣性以延伸至網路媒體,例如tiktok,Youtube 等。而收視行為源自於從眾、經驗。如由明星帶起的宣傳效果、親朋戚友及社會的互相感染等。

因此,在這網路發達的年代,我有兩點建議:

1,身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公司都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建立社交媒體的安全保護機制,而非只看利益收入。

2,父母責任則需監控與限制兒青觀看節目的內容與形式。若收看暴力或危險內容,需再三強調不可模仿及相關行為後果與法律問題。

目前台灣還沒有發生這些憾事,希望能借鏡這些社會現象,提早預防。

 

文章標籤

黃欣妏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